静脉炎是由于从静脉中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或静脉内长期放置的塑料导管所引起的局部静脉化学性炎症,或是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规范的操作而引起的损伤性感染。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和消肿等药理作用,常被广泛用于脑水肿、创伤或手术后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因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发生静脉炎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并直接影响到该药的临床应用。下面从影响因素和处理措施上进行分析,打消大家临床使用的不安,让七叶皂苷钠成为医生的好帮手,解决患者问题。
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后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影响因素
一:药物因素
药物浓度
溶液pH值
溶液不溶性微粒
二:非药物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高龄,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循环不良)
静脉输液速度
静脉输入时间
静脉输入液体温度
穿刺针型号与材料
同一部位穿刺频率
预防方案
降低配液浓度,避免超高剂量使用
--推荐10mgbid使用,降低每次给药的输液浓度
--入液量允许情况下,液体量选择ml/瓶优于ml/瓶优于ml/瓶
--宜选用等渗性液体,如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
--多瓶给药时宜在第一瓶以后加药
调节输液的pH值,使其接近中性或弱碱性
--在输液内加入5%碳酸氢钠5-20ml以减轻七叶皂苷钠的静脉刺激性
--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配制的溶液pH较低,可选等渗的葡萄糖液
使用精密的过滤输液器注射,以避免输液中的杂质影响
--文献报道,使用3um孔径的精密过滤器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输液组注射器,能有效清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减少微粒对血管的刺激,降低临床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
推荐60±5滴/分钟
加温后恒温输注液体,有相关报道指出,在温度为30℃~35℃之间时,七叶皂苷钠对血管的刺激较小
宜选用较粗静脉注射,不宜长期在同一静脉部位注射
处理措施
局部热敷或冷敷
--可用浸湿2%山莨菪碱的纱布热敷
--浸湿50%红花酒精纱布湿敷
--选用33%硫酸镁纱条局部湿敷
--选用新鲜的马铃薯切片后在局部冷敷
--选用新鲜芦荟在输液部位局部外敷
可局部外用欧莱凝胶
选用利多卡因25mg~50mg加入输液中避免疼痛
发生渗漏的严重情况,按说明书要求用0.25%普鲁卡因封闭
对于个别发生血管收缩、痉挛的患者应使患者抬高,同时热敷,保温。
综上所述,适当调整输液pH值、静脉内和静脉外预防性给药和保护性使用静脉降低药物微粒等,这些预防和护理措施均可有效地减少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时静脉炎的发生,在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时,应根据临床实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让患者满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