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利用大气压和重力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物由静脉输入人体的方法,是临床上改善健康状况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
静脉输液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2.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3.补充营养,供给热能,促进组织修复。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溶液种类
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
胶体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浆、血液制品
静脉高营养液--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
用物准备:
治疗盘、治疗卡、输液器、0.9%生理盐水ml、启瓶器、安尔碘、棉签、胶贴、止血带、治疗巾
操作流程:
双人核对医嘱→进病房核对病人,解释、评估→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再次核对医嘱,根据医嘱备物→擦瓶灰→检查液体→启瓶盖→消手→写瓶签→消毒瓶口→插输液器→携用物至病房→再次核对病人→挂液体、首次排气(排至过滤器)→备胶贴→拿止血带、治疗巾→消毒皮肤(两根消毒棉签,顺时针一根,逆时针一根,面积大于5cm)→戴手套→取针帽、再次排气→穿刺、贴胶贴→撤治疗巾、止血带→消手→调节滴速→打勾、签字、签时间→整理床单位,取舒适卧位→告知注意事项→消手→回治疗室→整理用物→生活、医用垃圾分类处置→七步洗手法洗手→记录→操作完毕
常见输液反应
发热反应
1.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
2.临床表现 发冷、寒战、发热
3.预防 加强责任心;把好药液配制关;合理用药。
4.护理
(1)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
(2)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对症处理。
(4)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作好记录,查找原因。
静脉炎
1.原因
(1)化学性静脉炎。
(2)感染性静脉炎。
2.临床表现出现条索状红线。
3.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护理措施
(1)抬高患肢并制动。
(2)50%硫酸镁或95%乙醇湿热敷。
(3)超短波理疗。
(4)药物局部外敷,消肿止痛。
(5)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
(2)病人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3.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
4.护理
(1)立即停止输液。
(2)安置病人端坐位,双腿下垂。
(3)加压给氧,20%~30%乙醇湿化氧气。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必要时四肢轮扎。
(6)心理支持。
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
(2)加压输液时无人守护。
(3)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2.临床表现 心前区闻及持续响亮的“水泡声”。
3.预防
(1)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3)拔除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4)加压输液时应专人守护。
4.护理措施
(1)立即通知医生。
(2)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卧位。
(3)高流量氧气吸人。
(4)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