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终于给脉管炎患者保留了行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病例回顾:

  患者严某,42岁,湖南人,10年前步行后双足踝及小腿处酸痛不适,双下肢凉冷,当时没在意。后来行走距离越来越短,1年前右足第2足趾末端溃破、疼痛,医院诊治,考虑“软组织感染”,给予抗炎治疗无改善,溃疡面逐渐扩大,医院行右足第2趾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创面不愈合,逐渐累积第1、3、4、5趾,溃疡面继续扩大、加深,患者日夜抱膝而坐,痛苦不堪,多方就医均建议其高位截肢。经他人介绍辗转来到我院诊治。

入院时:右足坏疽并感染

治疗后:保住了足跟,保留了行走功能

  周围血管科李飞医生详细了解了患者病情,诊断患者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一开始发病至右足趾破溃,均未明确诊断,最终延误病情。来院后李飞医生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与每日的专科换药,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患者病情重,家中经济条件差,李飞医生耐心细致的讲解治疗的目的及意义,及在院治疗的具体方案。经过1个多月治疗,经历了多次手术,终于患者保住了足跟,保留了行走功能,现在患者可以下地活动,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相关知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诊断:1.绝大多数为青壮年男性,20~40岁最为多见。多有长期、大量吸烟史;

  2.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慢性缺血临床表现。患肢腘动脉或肱动脉以下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可伴有反复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4.一般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其他脏器动脉硬化表现。

  临床分期根据本病的病程演变,可分为三期:

  1.第一期(局部缺血期)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酸胀和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2.第二期(营养障碍期)除第一期的临床表现外,患肢缺血性疼痛由间歇性跛行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并出现患肢营养障碍表现,如皮肤干燥、无汗,皮色苍白、瘀紫或潮红,趾甲增厚、变形,汗毛脱落,小腿肌肉萎缩等。

  3.第三期(组织坏死期)除第一、第二期的临床表现外,患肢出现缺血性溃疡、坏疽。开始为干性坏疽,继发感染后转变为湿性坏疽。

我院周围血管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医中药、外用中药膏剂,联合手术治疗(血管介入等),最终改善下肢动脉缺血症状,挽救坏死组织,避免截肢。专家简介

  姓名:李飞

  职称:主治医师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河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尤其是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有独特见解与疗效,同时擅长各种周围血管外科手术。发表专业论文5篇,参与“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清ET、NO、IL-6水平变化及六味通脉胶囊干预作用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医院周围血管科

  

     乘车路线:3路、31路、路医院(绿家小区)站下车即到(二环内免费接送)。

  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z/5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