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内科治疗之化疗二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平时应该怎么防护?

1.胃肠道反应

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为恶心、呕吐、便秘。常规化疗药物应用过程中会同时加用相应的止吐药,如恶心、呕吐症状重,症状延续到用药之后的,可酌情对症口服止吐药物。平常饮食注意增加膳食纤维,保证大便通畅,如果存在大便干燥,可以提前应用乳果糖等通便药物,预防严重便秘。

2.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表现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贫血、血小板减少,其中最易出现的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则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一般化疗后4-7天开始出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最低值一般9-16天左右出现。所以化疗后每周需要复查血常规。如果出现粒细胞减少,需医师指导下酌情使用刺激粒细胞生成的药物,监测血常规直到结果正常,并注意防护,以免感染。贫血者,医师指导下酌情使用刺激造血药物,加强营养。血小板减少者,医师指导下酌情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并预防出血。

3.静脉炎

给予化疗药物后的静脉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色素沉着、血管发硬等,称之为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静脉血栓,影响肢体功能,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所以对于特殊药物,如紫杉醇等,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给药,防止渗漏。而对于有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医院进行冲管、消毒、换药,避免置管堵塞以及感染。

4.肝脏毒性

肝脏毒性一般表现为黄疸、肝区疼痛及肝肿大等症状,抽血化验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凝血时间等指标异常。所以化疗期间需要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必要时对症保肝等治疗。

5.泌尿系统的毒性

化疗药物对肾脏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时候则会影响药物的排泄,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当药物蓄积到一定程度后,则会引发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进而无法继续化疗。所以化疗期间,需要多饮水、多排尿,化疗后定期复查肾脏功能、尿常规等检查,必要时需要应用护肾药物,酌情停用相关药物。

6.脱发,皮肤病变等

化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脱发,皮肤病变,丘疹等。如出现皮疹等病变可酌情使用抗过敏药物及暂停相关化疗药物。

以上为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有出现上述情况之一,请及时就诊或告知主管医师,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更多患教会信息及呼吸慢病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l/9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