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表现及危害
(1)低血压、休克:最常见,在早期临床观察中,骨水泥植入后患者发生低血压概率为1/3,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为15~40mmHg。临床研究发现,以低血压为主的循环抑制的发生率在26%~95%。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部分患者需使用升压药物干涉才能恢复,少数患者可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直至休克肺水肿和低氧血症,甚至死亡。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发生率逐渐升高,尤其是术前合并低血容量和心脏疾病的患者。(2)心律失常:骨水泥植入后患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恶性心律失常,其中以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临床上可遇到患者植入骨水泥后心率从80~90次/分降到35~50次/分,甚至停搏。(3)弥漫性肺微血管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有报道一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其中使用骨水泥者发生率高达33.33%(34/),而非骨水泥组仅为6.33%(5/79)。年Alexander等在例髋关节形成术的患者中发现,骨水泥与假体植入后患者表现出肺微栓塞的症状。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低氧血症可持续得到术后,同时伴有血清酯酶升高和三酰甘油降低,可能与骨水泥、骨髓脂肪入血有关。年Tsujito等报道两例(71岁和76岁)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骨水泥植入发生肺栓塞情况,患者很快循环衰竭,分别于3.5小时和1小时死亡。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患者整个肺微动脉均有脂肪微粒存在。肺栓塞的发生除了骨水泥单体入血外,可能还与骨水泥加压和假体植入期间髓腔内压过高致脂肪颗粒入血有关。Dahl等发现,骨水泥植入后,其单体大量入血(30s可达ng/ml)激活凝血系统,具有使肺毛细血管床凝血酶产生的可能性。另有人发现,使用骨水泥后血浆凝血酶复合物(TAT)增加了2.5倍、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因子活性增加了7倍。严重者有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Heisel等则发现,尽量清洁骨髓腔或不用骨水泥则血中栓塞样物质明显减少。Fairman在羊动物实验中发现,甲基异丁酸酯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淋巴流量增加。Fabbri等发现,骨水泥引起肺栓塞后,部分患者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下降幅度为11%~38%)和呼气末二氧化碳降低,部分患者表现为单纯呼气末降低。(4)心搏骤停或死亡:骨水泥植入后心搏骤停的情况有散在报道,而国外报道的死亡率为0.6%~1%,有的高达11.5%(6/52)。Andersen报道了4例因骨水泥引起的心搏骤停,其产生可能与骨水泥聚合产热,引起热血损害致静脉气栓有关。(5)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7,8]:骨水泥引起的神经系统方面的损害通常与急性缺氧和低灌注血量有关。严重的低氧血症及低灌注使患者脑组织出现代谢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弥漫性脑组织损害及一系列神经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前沟带回属于大脑皮质的原皮质和旧皮质部分,具有重要的情感调节和高等认知作用,被认为是执行功能神经的基础。有资料报道,急性反复缺氧可造成患者脑神经细胞的严重损害,患者会在行为、记忆、认知、个性、情感等方面发生异常表达。(6)肾功能的损害:肾功能方面的损害同样与低氧血症和低灌注血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人通常肾功能会有所下降,骨水泥反应综合征产生的低氧血症和低血压会造成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灌注不足等[9]。故极易造成老年患者发生肾衰竭。
骨水泥植入手术的麻醉管理:
1、血流动力学监测:BP、HR、SpO2、CVP、EKG的监护,有些病人需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Gan-Swan导管的放置,对反映骨水泥对机体影响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2、凝血功能的监测:由于凝血酶原激活引起肺弥漫性血管栓塞的病人有DIC的倾向,可检测INR、PTT、纤维蛋白原凝血功能指标。
3、肾功能的监测:有DIC的倾向病人,肾功能可以损伤,因此应记录每小时尿量。
4、术中常规给氧提高氧分压。
5、应用骨水泥前相对扩容-ml,并预先使用缩血管药物如麻黄素、新福林或糖皮质激素,预防可能发生的血管扩张。如血管仍继续下降可重复使用血管活性药,尽快纠正低血压。
6、NO用于急性肺动脉压增高,但亦有研究认为NO的应用并不能降低肺动脉压。
围麻醉期突发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薛张纲教授: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术中突发骨水泥反应综合征该怎么办?处理策略在这儿......
15张图片带你了解“骨水泥植入综合征”那些事儿
全面解析骨水泥植入综合征那些事儿
精品病例
术中发生严重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一例
麻醉危机
骨水泥植入后病人心跳停了,麻醉医生该如何应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