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的形成需要具备几个因素:
一是体内血脂异常,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二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血管内皮损伤;三是血流速度减慢。
为此,那些具有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的人需要避免这几个因素,预防血栓的形成。血栓前状态是指血小板等凝血功能增强纤溶,抗凝功能减弱,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有血栓形成倾向但尚未形成血栓的状态。此时如有气温骤降,情绪激动、出汗过多饮水过少等因素诱导,则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1预防血栓形成的主要措施除了遗传,多数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都和人类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要防止血栓的发生,就必须加强自我养生保健,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调整饮食,中年之后饮食总的原则是低脂、低盐、低糖和高维生素,避免发胖,适当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研究表明,多吃碱性食品,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血液中乳酸、尿酸等酸性物质减少,并防止在血管壁上沉积,还有软化血管作用。
一般而言,大米、面粉、肉类、蛋类都是酸性食品,番茄、桔子等蔬菜水果与牛奶、土豆、大豆制品、鱼类等水产品都是碱性食品。特别是具有降脂、降压降胆固醇,能保持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的食品,如海带、黑木耳、香菇、芝麻大蒜、洋葱、芹菜、黄瓜、山楂等应多吃些。
2严格控制脂肪很重要身体摄入的脂肪在血中不溶于水,必须和蛋白结合成脂蛋白才能溶解而后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中对血管影响最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有益。动物脂肪中“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易促成动脉硬化,必须严加控制。及时补充水分,这对及时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应养成经常少量饮水的好习惯,特别是临睡前,晨起之后饮杯白开水很重要。平时常喝些淡茶也很有好处。
3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血栓一定要戒烟限酒,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造成血管壁内皮细胞缺氧、促进动脉硬化。烟草中的尼古丁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从而加重动脉硬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自身毒素损害血管;重视防寒保暖、防止寒冷对血管的不良刺激;避免因小的外伤等原因导致感染,以免引发静脉炎等都很重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