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你需要的都在这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静脉留置针是目前静脉输液、输血、抢救、静脉营养首选给药和紧急抢救的最常用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从留置针的类型、穿刺部位、冲封管液、留置时间及留置针并发症护理在临床的应用现况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更全面认识和更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提供参考。

一、静脉留置针选择

1.留置针类型:

临床上主要从功能和规格上进行分类。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留置针,密闭式安全型留置针又根据其结构分为Y型安全静脉留置针和直型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2.留置针的型号:

从规格上分为18、20、22、24G4种型号,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提出选择可以适用于规定的治疗和满足患者需要的最小规格的外周导管,针对大多数治疗应考虑20~24G的导管,>20G规格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可能性更大;新生儿、儿童及老人应考虑使用22~24G的导管,需要快速输血时考虑更大规格的导管。

3.穿刺部位:穿刺部位的选择与患者临床输液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INS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指出对于所有患者应避免选择手腕内侧面,此处神经敏感易增加穿刺的疼痛感,并容易对神经造成伤害。穿刺应避免屈曲位和触诊时有疼痛的部位、受伤部位及该区域的末梢部位;避免穿刺做过腋窝淋巴结切除、淋巴水肿或动静脉瘘/人工血管一侧的上肢静脉、在放射治疗后或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患侧静脉。

成人患者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求既能满足整个治疗疗程需要又便于留置短导管的部位,如选择前臂可以增加留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的疼痛,有助于自我护理,并防止意外脱出和栓塞。儿童患者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求可以满足全程治疗。新版标准推荐手部、前臂以及腋窝以下的上臂部位的静脉。

二、留置针输液接头

1.留置针输液接头的分类:输液接头根据是否采用金属针穿刺实现接通分为肝素帽和无针输液接头,无针输液接头包括无针机械阀正压接头、QSyte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

2.肝素帽输液接头:是最早使用的输液接头,但是在连接导管进行输液治疗时,易使针头暴露,增加刺伤患者与医务人员的风险。此外在封管时,退针速度难掌握,易造成负压封管,导致凝血堵塞,使发生堵管的风险大大增加。

3.无针机械阀正压接头:可保证其内部处于无菌状态,在输液结束时,输液器的乳头与无针密闭输液正压接头分离时可产生瞬间正压,从而避免了血液回流形成血栓,减少导管的堵塞,延长保留时间;在进行输液操作时,避免针刺伤和感染。

4.QSyte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分隔膜既便于彻底消毒又保持了血管通路的密闭性。QSyte接头独特的设计减少细菌在接头处的附着、扩散及污染,并防止血液残留在管腔及接头中,避免了血液反流形成血栓堵塞管腔。

三、冲封管液

输液前后使用不同类型的冲封管液可以减少留置针内腔堵塞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目前临床常用的冲封管液包括一次性预冲式导管冲洗器、肝素、0.9%氯化钠溶液、原液。

1.一次性预冲式导管冲洗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是专为医护人员安全设计的无针连接,它可与各类输液导管连接,因其消除注射器回血的设计,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

2.肝素:肝素的抗凝作用在静脉留置通路封管时可以降低通路堵塞几率。肝素生理盐水稀释液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封管液之一,可预防静脉套管针内血栓形成。

3.0.9%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与体内水盐代谢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同时对血管的刺激性小,使用范围广泛。

4.原液:对一些血管弹性好、较粗直,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以用刺激性小的原液进行正压封管。版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指出不可将静脉输注容器(例如输液袋或输液瓶)的溶液以及无菌水作为冲管液的来源。

四、留置针留置时间

我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h更换1次,这项标准是参照版INS输液指南制定,并未标注推荐等级,而是“应”强制施行。

而临床上留置针的使用,患者并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而予于拔管,增加患者疼痛体验次数、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医疗资源的浪费。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推荐在可能达到治疗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地更换装置,根据部位评估结果和(或)全身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拔除外周静脉短导管。

五、并发症护理

使用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外渗/渗出、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等。

1.静脉炎护理措施: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疼痛/触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化脓、或可触及静脉条索。

护理时应首先确定静脉炎的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护理措施。

对于化学性静脉炎,首先评估输液治疗以及是否需要采用其他血管通路、其他药物治疗、或降低输液率;确定是否需要拔除导管,给予热敷、肢体抬高,如有需要可提供止痛药。

对于机械性静脉炎,应按照静脉输液指南标准上使用较细、较短的导管,用固定装置固定导管,避开弯曲部位、热敷、抬高肢体,适时考虑拔管。

细菌性静脉炎一般与无菌技术不到位有关,当怀疑发生细菌性静脉炎时应该拔管并重新置入。输液后静脉炎如果不是细菌性的,热敷、抬高肢体,如有需要可提供止痛药并使用消炎药或皮质类固醇。

2.外渗/渗出护理措施:临床上外渗/渗出初期症状可表现为疼痛、水肿。

当患者主诉穿刺部位有疼痛、灼热感、刺痛时停止输液,回抽不到液体时,切勿冲洗血管通路装置,拔除外周静脉留置针切勿压迫该部位。

当外渗药物集中在某一部位,为减少炎症反应,采用干冷敷血管法,超过24h可使用干热敷法增加局部血流;长春新碱药物和血管升压药外渗时切勿使用冷敷。对于组织中的溶液,可使用适当的解毒剂;加强对患者和看护者的健康宣教。

3.血栓护理措施: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存在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慢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遗传因素,妊娠或者口服避孕药,外科手术和卧床。穿刺时尽可能选择上肢粗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留置过程特别注意静脉血栓潜伏期的症状。严格按药物的浓度、剂量、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输入非生理pH值药液时,适当加入缓冲剂,避免因药物因素引起的静脉血栓。

可利用红外线、超短波良好的热力渗透作用,改善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循环。

4.导管堵塞护理:导管堵塞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堵管率增加,按其产生原因可分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两大类。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是预防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关键措施;要选择比较容易观察和穿刺的血管,避免损伤、感染、局部硬化及临近关节的静脉;保证安全的冲封管。

静脉留置针作为静脉输液不可或缺的工具,自年发明以来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静脉留置针材质、类型、冲封管液、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护理上都在不断研究。在今后的静脉输液临床工作中,我们护理工作者要通过循证方法探讨静脉留置针符合临床使用需求和临床维护方法,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减少留置针并发症,使广大患者得到更好的输液护理。

更多精彩内容,点原文查看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艳李旭英袁忠魏涛李星凤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年第24卷第21期

赞精彩回顾程艮

砥砺前行,我们的5年

李婷婷

护理新媒体助力健康事业发展

我是谁?一个男护士!——全国男护士宣传片

特别报道

这个护理会,是一场男人的聚会!第6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举办!

接力

来自一位护士的深思和呐喊

图文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本期编辑:深院老李

主编

投稿邮箱:jlhnh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z/5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