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专科血管通道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血管通道

并发症

静脉炎

预防及处理

相关因素静脉炎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编写出版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版)定义静脉炎是指静脉的炎症,静脉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触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化脓或者可触及静脉条索。

国内外文献报道静脉炎发生率在3.3%-65.1%范围内,而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2.3%。

静脉炎主要分为机械性、化学性、细菌性、血栓性静脉炎4种类型,诱发静脉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二类,可干预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注速度及输注量;不可干预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刺激作用。

INS(版)标准提出,护士应根据患者人群、治疗类型、装置类型和危险因素,常规对所有使用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是否存在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并参与到有关的质量改进活动或结果评价;积极提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并增加医疗花费,而且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美国INS和CDC提出,医院内静脉炎发生率应控制在5%以内。

1血管因素

血管的好坏对静脉炎的发生影响很大。有研究表明,静脉管径越小,其血流速度越慢,药物与血管壁接触时间延长,对血管壁的刺激越大,发生各类静脉炎的可能性越大。所以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弹性好、管径相对较粗、回流通畅、易于穿刺的血管,避免选用硬化、受损、感染的血管,注意避开静脉瓣及关节部位。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须下肢静脉穿刺给药以外,应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国外多项研究也证实,下肢静脉炎发生率更高,与下肢静脉的静脉瓣多、血流回流慢等因素相关;另外,偏瘫侧肢体输液发生静脉炎高于健侧肢体。而乳腺癌术后因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使血液回流受影响,药物滞留于静脉时间延长,易致静脉炎及出现渗漏,故患侧上肢静脉禁用。

2导管型号

一项关于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物理刺激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结论显示,在内径和血流速度相同的血管内,直径较小的留置针对血管壁的物理刺激小,引起炎症反应较轻,建议临床在不影响患者治疗情况下,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留置针。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在满足治疗的前提下,选择较粗的血管和尺寸小、长度短的导管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因为导管管径粗,可增加机械摩擦,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影响血液回流,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3输液工具的选择

有研究证实,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注,药物渗漏率低于头皮钢针。因药物自身的刺激是不可干预的因素,INS(版)标准中提出静脉输注抗肿瘤药物、腐蚀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以及pH值小于5或者大于9,渗透压超过mosm/L的液体或药物应使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4导管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有直接关系,使用时间越长,药物与血管壁接触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郑海燕等报道使用留置针输注刺激性抗肿瘤药物时,超过48h以后静脉炎发生率达到66.67%。英国在成人外科病房的一项研究表明13.8%的护士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更换导管,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国外研究文献回顾发现,排除药物刺激作用,静脉留置针使用96h对局部感染的影响不显著,提示应考虑患者的疾病、用药与药液刺激酌情缩短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时间。

5药物性质

输注液体酸碱度、渗透压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已表明输注高渗液体时,血管内皮细胞可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而输注低渗液体时,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破裂,都会导致血管内膜受损,血管壁发生炎性改变。同时,液体过酸或过碱会影响上皮细胞吸收水分、增加血管通透性,出现局部红肿、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静脉炎。

6输液器的选择

输液中微粒含量的多少与静脉炎的发生有关,主要包括玻璃碎屑、橡皮碎屑、塑料碎屑等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进入血液循环过程中刺激血管内壁,使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血小板聚集、黏附而诱发静脉炎。

7无菌操作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卫生原则通常是造成外周静脉导管感染性并发症的原因。Raad等研究表明,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使用最大化的无菌屏障措施,比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更能降低细菌性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疼痛;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其长度1英寸;脓液流出

(一)静脉输液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二)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时,首选上肢静脉,除非在上肢静脉没有条件置管的情况下才可选用下肢静脉。而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输注液体或药物。

(三)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大的药物应首选中心静脉;如果选择外周静脉穿刺,要选择新的输液部位,使用最小和最短的导管进行治疗。

(四)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精密过滤器的输液器,以减少微粒对机体的损害。

(五)推荐使用硅胶、聚氨酯类生物材料导管置入,以有效减少发生静脉炎的风险性。

(六)推荐PICC置入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优先选择肘上贵要静脉,以降低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七)每日对穿刺部位进行监测,若发现有静脉炎的表现,外周静脉留置针应当立即拔除;PICC可暂时保留,通知医生,予对症处理。

(八)接触穿刺部位前后应彻底清洗双手,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护理时,护士应戴无菌手套。

(九)静脉炎局部处理

可采用地塞米松软膏及喜疗妥软膏外涂,或具有祛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草药外敷。另外,局部热敷、冷敷和理疗对减轻静脉炎的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目前,各种类型的湿性敷料如水胶体敷料、软聚硅酮保湿敷料、水凝胶敷料外贴也被用于预防与治疗静脉炎。

赞赏

长按







































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z/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