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一场修行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清淡

今年78岁的第三届国医大师伍炳彩精神抖擞,说话声如洪钟。不了解他的人一定不知道,他是个有近60年高血压病史的老病号。对伍炳彩来说,养生就像一场修行,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清淡的饮食习惯和恬淡的心态,是他的养生的不二法则。

饮食有度起居有节

生于战乱年代的伍炳彩,幼年丧父,母亲双目失明,生活的不幸给伍炳彩年幼的心灵便蒙上了深深的阴影。到了高中时期,由于凑不齐伙食费,伍炳彩每周都要挨饿一天,腹中的饥饿和同学们异样的眼光,更打击了他敏感的自尊心。读书期间他经常觉得头痛、眩晕,直到在高中毕业时体检时才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

“我这个人穷惯了,所以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也很少在外面吃饭。”伍炳彩告诉记者。曾经的苦难记忆,让伍炳彩深知生活的艰辛,即使工作后家境渐宽,他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不爱应酬,不讲吃喝,连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路边小店淘来的。在他看来,养生的第一要义是规律的作息和清淡的饮食。

虽然伍炳彩日常饮食很清淡,但他十分重视营养的摄入,他每天都会吃鸡蛋。伍炳彩告诉记者,鸡蛋除了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外,生鸡蛋黄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即鸡子黄,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息风的作用。《伤寒论》所载黄连阿胶汤,也用到了甘润的鸡子黄来滋阴安神。随着年龄增大,伍炳彩认为,高血压埋下的中风隐患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平日里,他总会取一些丹参研磨打粉,再冲水服下,每次3~4克,每天1次,以此来养血化瘀,防治中风。

多年来,伍炳彩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一定会在11点钟睡觉。每天中午,他也会小憩一刻钟。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多年来,伍炳彩因为长期久坐,患上了静脉炎。因此他也养成了睡前温水泡脚一刻钟的习惯。冬天泡脚,暖身暖心,夏天泡脚,暑湿可祛。伍炳彩介绍说,一般来说,泡脚水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0℃;泡脚时间最好选择在晚上临睡前,以15~20分钟左右为宜。

伍炳彩只要有空就会自己按摩太阳穴、合谷、风池、三阴交、足三里、涌泉穴等,每处每次按5分钟。伍炳彩说,常按揉足三里穴,不但能补脾健胃,还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足部阴经交会之处,经常按摩可调治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失眠等。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效果较明显。伍炳彩还十分重视感冒的预防。在预防感冒方面,他推荐玉屏风散和防己黄芪汤,“后者效果更佳,因为能减除湿气”。防己黄芪汤具体配伍如下:防己12克,黄芪15克,甘草(炒)6克,白术9克。黄芪甘温,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远离湿气疾病不扰

伍炳彩认为,要想远离疾病,一定要远离湿气。人体湿气分内湿和外湿,南方多以外湿为主,北方以内湿为主。淋雨、晨练露水较多、出汗后马上洗澡等,都易造成外湿侵入人体。因此外出时备好雨伞,晨练时带条毛巾及时擦汗,抹干身体休息片刻再沐浴,保持室内通风,勤换衣物,都有助于防止外湿入侵。而内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摄取的营养物太多,难以消化,化为湿气,因此要减少牛蛙、鱼类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伍炳彩建议平日可多吃茯苓饼、薏米、山楂等。伍炳彩还介绍了一个祛湿经典方:参苓白术散。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各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山药各克,研磨成粉,冲水服用,一次6~9克,一日2~3次,能健脾胃,益肺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之人。

心态豁达恬淡虚无

“心情忧虑也会导致高血压,我年轻时就压力大,心情太大紧张而患上了高血压。”伍炳彩告诉记者。患有高血压几十年来,伍炳彩靠着两剂秘方调理身体,血压一直相对稳定。一剂是汤药,一剂是心药。汤药是名方六味地黄汤,熟地15克,山茱萸肉、山药各12克,丹皮、泽泻、茯苓各10克。共煎,去渣,取汁,每天1剂,分两次服,这剂药方对肾阴虚患者有所助益。

而另一剂心药,则是恬淡虚无的心态。中医认为,人的五志(怒、喜、思、悲、恐)与五脏是有联系的,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种情志过甚也会伤及五脏,所谓怒伤肝、恐伤肾等,并通过生理变化表现出来。伍炳彩在临床上曾提出“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观点。他认为治病需治情,调达情志对于疾病的恢复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状态有着极大的帮助。

伍炳彩一生不追名逐利的豁达心态,让他始终保持着好的情绪。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泰然处之的这份淡然,让伍炳彩可以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也是他健康长寿的最平凡的“秘诀”。

相关阅读:

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阳气与肾精的闭藏。同时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早卧晚起适度运动

冬季养生应遵照《黄帝内经》中“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原则。冬季属闭藏之季,要进行运动锻炼,但不宜运动过度。同时运动不宜出汗太过,以免损伤阳气,伤害肾精,违逆冬“藏”的养生要求。

冬季早睡晚起,起床时间、外出活动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早卧早睡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肾精的积蓄。晚起床、迟外出,以待日光,则能躲避严寒,避免寒邪挫伤阳气、损伤肾脏。

去寒就温护卫阳气

寒为冬季主时之气,寒邪发病,除引起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急性发作外,常可损伤肾中阳气,引起关节疼痛痹病、四肢发凉厥病,出现小便清长、夜尿较多等情况。

冬季去寒就温、护卫阳气非常重要,除使用室内取暖设施之外,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背部与双脚的保暖。另外,冬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户外活动时不能衣着过于单薄,更不宜在户外逗留过久,以免寒邪损伤阳气、伤害肾脏。

饮食宜温多苦少咸

冬季气候寒冷,阳气闭藏,人体阳气与肾精亦处于蓄积的时期,饮食宜温热,应以藏热量为主。所以冬季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鸡肉、牛肉、羊肉、狗肉、蛋类,核桃、栗子以及桂圆、红枣等甘温食材,或药食两用中药,这些都是绝好的冬季应季养生食品。

冬季肾脏当令,肾气偏旺,而肾属水、味咸,心属火、味苦,肾强则易于伤心,因此冬季饮食养生还要“多食苦,少食咸”,如坚果炒黄稍焦微微显苦,既补肾,又清火,最宜冬季食用。

冬季进补秋冬养阴

冬季或是冬至节气前后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冬季进补,是因冬季是潜藏的时节,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同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故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还可把营养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来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至于冬至前后进补,又是因为从冬至起人体阳气开始生发,生机旺盛,乘此进补,营养成分容易积蓄而能发挥最佳效能。所以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养生谚语。进补的方法有食补与药补两种,食补用食品、药膳,药补用药物、药剂,此外膏方、药酒最宜冬令进补。不论食补还是药补,均应遵循辨证进补和不虚不补的原则。

冬季天寒地冻,气候寒冷,人们活动量少,腠理闭固,阳气潜伏于体内,外泄较少,致使阳气相对过盛。加之许多人不知科学养生的方法,常常取暖无度,恣食肥甘厚味等食物或一味使用牛肉、羊肉、狗肉等补阳食物或鹿茸、肉苁蓉、冬虫夏草等补阳药材,致使阳热偏盛,损伤阴液,还有纵欲损伤阴精等状况,所以人们阴液多有亏虚。因此,冬季人们一方面感觉天寒地冻而畏寒怕冷,另方面许多人又同时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甚至口疮疼痛,或是心烦胸闷等不适。对此宜“秋冬养阴”。如在我国许多地区就有冬季食冻梨、喝梨汤、喝百合汤等养阴的习俗。

咽唾养生简单易行

咽唾养生是中医传统的肾虚经络养生法,简而易行,长期坚持,可使肾精充沛,气足神旺,容貌不枯,耳目聪明,从而达到老而不衰,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介绍几种常见的咽唾养生法:

舐腭咽唾法:轻轻闭住口唇,用舌头舐上腭,转圈舐20~40下,口中即有唾液分泌,然后慢慢咽下,每日2~3次。

鼓腮咽唾法:紧闭口唇,用力向外吹气,两腮便会鼓起,舌头在两腮部来回舐动,唾液便会很快分泌,等口中唾液多了便慢慢咽下,每日2~3次。

叩齿咽唾法:闭住口唇,上下牙齿轻轻叩打,叩齿之后,用舌头搅动口齿,一般是围绕牙齿,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依次轻轻搅动30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舌抵上腭部以聚津液,待唾液增多时再鼓腮含漱10余次,最后分3口徐徐咽下,并以急念送到脐下丹田处为佳。

气功配合咽唾法:端坐,排除杂念,舌抵上腭,牙关紧闭,调息入静之后,唾液源源而来,待到唾液满口时,低头缓缓咽下,并以意念送到脐下丹田处。

药物养生视体而定

肾虚体质或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辅以药物调养:

对于肾阳虚证者,多有畏寒肢冷、喜暖怕凉、面色发白或发青、大便稀软、小便清长、夜尿较多以及喜夏恶冬等表现,可服用单味药物如鹿茸、海马、巴戟天、肉苁蓉、锁阳等,中成药像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对于肾阴虚证者,常有形体消瘦、手心发热、喜凉怕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或有潮热盗汗、夜卧不安以及喜冬恶夏等表现,可服用单味药物像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黑芝麻等,中成药像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对于肾脏阴阳两虚者,表现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或失眠、多梦等不适,可服用单味药物如制首乌、山药、黑芝麻等,中成药像全鹿丸、二仙汤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

小伙伴们~!回复2-5个字的关键词可迅速找到你想看的健康信息哦~例如:苹果、中医、减肥等。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长按识别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z/1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