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用药不当毁一生这份儿童用药常识

儿童,作为特殊用药人群,其用药安全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但因家长对儿童用药知识的缺乏,导致儿童用药错误事件屡见不鲜。

抗菌药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药物,儿童发生感染性疾病居多,也是应用抗菌药物最多的群体[1]。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状态,生理和生化功能,尤其是肝脏、肾脏、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发育不全,排毒、代谢和药物耐受性都比较差,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和敏感性,与成人相比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

儿童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青霉素、链霉素等都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在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中,抗生素占19.3%,其中超过79%是由于过敏反应,且不到一岁的儿童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药疹、皮炎和药热等。

?2.毒性反应

包括听觉神经损害、造血系统障碍、肾损害、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因药物种类及患儿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腹泻

大约有5%~25%的患儿可能会出现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腹泻的发生是由于抗生素消除了正常的肠道菌群,并导致了传染性细菌(例如艰难梭菌)的过度生长。儿童口服不同抗生素的AAD发生率有所不同,常见的青霉素的AAD发生率约为3%,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AAD发生率可达23%[3]。

4.耐药性

大多数细菌对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抗生素滥用,致使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甚至出现超级细菌,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因无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

5.局部刺激

抗生素肌肉注射,多数可引起局部疼痛,静脉注射也可能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使用抗生素时有哪些讲究?

在使用抗生素时,能用窄谱的就别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疾病就不用两种,能够口服药物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针剂。使用抗生素还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

儿童宜选用哪些抗菌药物?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尽量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避免选用对儿童有明确危害的药物。青霉素类可选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等,如果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以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选择,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更推荐二代头孢作为经验性用药[4],且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暂无关于引起其他多重耐药菌的报道[5],二代头孢代表药物主要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等。

其中,头孢克洛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优势,过敏反应较其他头孢更低[6],研究数据显示,头孢克洛较其他头孢菌素类安全性良好,总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7],是儿童抗菌用药的最佳选择。头孢克洛儿童用量一般按体重一日20mg/kg,一日总量不超过1g,分3次给药[8-9]。

儿童应用抗菌药注意事项

1.不主动要求如因普通感冒就医,不应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2.不迷信输液,抗生素的使用有其规定的给药步骤,如果口服抗生素可见疗效则无需打针,打针即可痊愈则不必输液。?

3.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使用。非专业人士没有这种经验,无论得病后自行购买抗生素,还是平时用抗生素“充实”家庭药箱,都会埋下滥用的种子。?

4.不抵制抗生素,医生如果根据宝宝的病情及检查结果,判断需要使用抗生素,家长不必过于抵触,应予以配合。

抗菌药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儿童则是应用抗菌药物最多的群体。规范抗菌药物使用,遏制细菌耐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不仅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家长们的坚持。

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文

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l/9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