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年过八旬的李大爷终于完成了十年来一直想做的静脉曲张手术,解决了腿上的“定时炸弹”。
李大爷的右腿一直有静脉曲张,这两年腿上血管鼓得越来越厉害,还逐渐出现了皮肤发黑、瘙痒的症状。十年前,家人就带着医院,但医生一听到李大爷患有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心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基础疾病后,就婉转地告知他手术风险太高,不建议手术。后来,李大爷看到邻居做完静脉曲张手术后腿脚不便,在床上足足躺了2个星期。为此,李大爷便打了退堂鼓,只能悻悻然选择了保守治疗。
6月30日那天,李大爷不小心磕到了小腿发黑的皮肤,瞬间局部喷血不止,家人急忙将他医院急诊科,缝了好几针之后才把血止住。看到如此脆弱的静脉,李大爷的家人赶紧又带着他来到血管外科咨询治疗方案。在详细了解了李大爷的病情和他的担忧后,血管外科王晓栋主任建议李大爷可以考虑全微创手术——“局麻下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术+硬化剂注射术”。王主任介绍,该手术方案已非常成熟,特别适合像李大爷这样基础疾病较多、无法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再三商量后,李大爷及家人最后决定听取医生建议,除掉腿上这个“心腹大患”。住院第二天,血管外科的医疗团队就为李大爷完成了“拆弹”,整个手术过程还不到1小时,手术中出血仅约5ml。回到病房,李大爷立马就能下床走路了,都不需要边上的家人搀扶。
术后第二天,李大爷就办理了出院手术。他非常满意,临走时还不忘找到血管外科医护人员们表示感谢:“这么好的手术方式,感谢王主任啊!要是早遇到王主任,就不会拖这么多年了,白白受罪啊!”
王晓栋主任提醒,下肢静脉曲张是最为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特别多见于高龄人群。他介绍,下肢静脉曲张在疾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下肢(常见于小腿)浅静脉迂曲扩张,一般无不适感觉。但随着病情进展,就会出现皮肤瘙痒、发黑、溃烂甚至出血等并发症。由于高龄人群伴有较多的基础疾病,往往无法耐受外科治疗,只能望洋兴叹。但随着几年来微创静脉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李大爷这次接受的全微创手术——静脉射频闭合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曲张——就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与传统术式相比较,这一技术疗效确切,同时具备微创、微痕、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特别适合有较多基础疾病的中老年病友。
专家简介
王晓栋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德血管外科联合诊疗中心主任,兼普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美国静脉外科学会会员,德国哥廷根大学访问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
长期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微创治疗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对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内脏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也颇有研究。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翠苑院区)
严金
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血管外科疾病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糖尿病足病、血管瘤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对周围血管创伤诊治及重建修复、血透通路的建立及维护、糖尿病足溃疡及慢性创面修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翠苑院区)
陆姿赢
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血管病中医学泰斗奚九一教授,并跟随广东省名中医蔡炳勤教授深入学习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擅长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丹毒等周围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翠苑院区)
来源:血管外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