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科普人体内的导航系统来了

  来乳腺外科做第二次PICC置管的王大妈终于松了口气,激动地对我们的置管团队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她自身血管的走向问题,王大妈的PICC导管总是喜欢跑偏,经过腔内心电定位下多次的调整,导管头端终于到达上腔静脉的最佳位置了。

  想起第一次置管,王大妈还是心有余悸。由于体内导管不可视,置管时很难将导管置于最佳位置,只能置管后通过拍摄胸片观察导管末端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而王大妈的导管总是到不了上腔静脉。放射科拍片,回病房调整导管位置,几次往返下来,不仅身体上疲劳,心理上也恐慌。

  这次PICC置管团队开展的腔内心电定位无异于给PICC安装了导航系统,根据心电图P波的变化来判断导管头端是否到达上腔静脉的最佳位置。减少了置管中导管折返、异位等情况,减少患者重复调管摄片、心理恐慌,疼痛不适等,同时减少了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

  PICC置管技术在我科经历了盲穿、改良塞丁格穿刺、B超引导下加改良塞丁格穿刺,以及应用EKG技术定位的4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进步我们都付出了努力与汗水。目前,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科静脉治疗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填补了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置管安全。

  PICC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指经上肢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以经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置管技术。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是指在PICC置管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心电图P波改变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头端位置,同时在导管放置时实时监测,随时调整,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率高。

PICC门诊

每周一、周四上午

医院南部院区2号楼室

南部院区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
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l/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