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的痘痘,不要ldquo轻易rd

面部的痘痘,不要“轻易”让它消失

——科普15

面部的痘痘不要“轻易”让它消失?很多朋友会问这是为啥呢?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两个真实案例,希望一些朋友能提高警惕!

案例一

挤痘痘挤出了败血症:

29岁的喻某上嘴唇左边长了一颗痘痘,他习惯性地用手给抠掉了,没想到嘴唇肿了起来。随后,他的嘴唇越来越红肿,人开始发高烧,眼睛也出现了肿胀。医生初步诊断喻先生感染了败血症。好在喻先生治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二

少女挤痘后全身发紫:

娜娜(化名)11岁,正值青春期的她脸上开始冒痘,爱美的小姑娘一长痘就忍不住去挤。一次,娜娜挤了一颗长在鼻翼处的痘痘。次日,她开始发烧。在医院当感冒治疗4天后,娜娜的病情更重了!女孩全身疼痛,皮肤发紫,甚至从她的体内引流出多毫升脓液。“这是什么怪病?”妈妈被吓得不轻。在医院检查后,娜娜被诊断为重度脓毒血症、骨髓炎,双肺还有脓肿。医生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挤痘痘后细菌感染所致。好在通过积极抗感染、增强免疫等“综合抗战”,最终控制住了病情。

挤痘之可怕的并发症

此处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学医的朋友知道兹事体大,不学医的朋友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这些并发症都控制住了呀,没什么大问题呀!非也非也!“挤痘一时爽,乱挤要遭殃”。为啥这样说,让我们了解下这些可怕的并发症,你就会醍醐灌顶!

肺脓肿是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发生坏死、液化,最后形成脓腔,严重的时候可以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再者,肺脓肿如果脓腔很大的话,会出现咯血情况,一旦大咯血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脓毒血症是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已成为临床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存在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三高”特点。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的痘痘不能乱挤的原因了!有些朋友会说自己一直挤痘痘的,没有出现他们这种可怕的情况,肯定是他们没有挤干净!其实不然,造成如此血案是因为他们挤了面部的“危险三角区”,这里的痘痘是不能挤的!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危险三角区”,不谨慎对待挤痘痘这件“小事”,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祸”!到时候不仅美貌没了,可能命也保不住了!!!

既然“危险三角区”如此危险,那危险三角区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面部危险三角区

危险三角区又称面部三角区,它还有两个拉风的名字——“死亡峡谷”和“百幕三角洲”,之所以有如此触目惊心的别称,主要是它内藏的汹涌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对抗的。

由图可见,红色区域就是我们所说的危险三角区,它是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这个区域是公认的危险区域。这个区域之所以危险,是因为此区蕴藏没有静脉瓣保护的面部血管,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形成血栓,并导致血液逆流而上,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严重并发症。基于面部静脉分布的特点,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扩展到这里。而最严重的是危险三角区有不少血管通向颅腔,因此,一旦此区损伤或感染,可以把细菌及其毒素传到颅腔,发生脑膜炎或脑脓肿。

可以说,人面部的血管就好像一个异常复杂的立交桥系统,血液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到达任何地方。如果你恰好用并不干净的手抠破了痘痘,外界的细菌就可能随着痘痘的破口跑到静脉里面去。随着血液的反流,这些细菌可能会被带到更大的静脉中,最终汇到躲在鼻子后面的海绵窦里。

海绵窦位于我们眼睛后方,颅腔深面的一块不规则腔隙。大脑中静脉、眼静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液都汇聚到这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也从这里通过。是当之无愧的“危险区域”。

因此,从痘痘的创口中“入侵”的细菌会在血液营养丰富的环境中繁殖成一支庞大的细菌部队,进入海绵窦并引起海绵窦炎。它们还会继续散播到大脑当中的每个角落,引起脑膜炎、脑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轻者会感到头晕、头痛、脖子疼,出现喷射状呕吐;重者可能会发高烧,变得迟钝;而如果细菌的侵袭力比较强,治疗又不及时,患者甚至会很快丧命。

如果你不慎在危险三角区抠破了痘痘,而又出现了上面的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就医的速度越快,感染对你造成的伤害就越小。

挤痘痘丧命,这确实危险耸听。但是,血淋淋的案例让人后怕。所以,当痘痘出现在“危险三角区”时,请务必管住双手。

长痘处理小绝招

那我们脸上长痘痘了怎么办?看着难受且丑,控制不住哇!

长痘痘了,我们有几招交给您!

1大招

就医:医院的皮肤科、中医科等都有特效药进行治疗,让您摆脱烦恼。

2妙招

(1)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如弱碱性香皂),清洗问题区域,每天两次;若发际线周围的痘痘,则要记得坚持洗头发。

(2)避免用油性或油腻的化妆品,防晒霜或暗疮遮瑕膏。

(3)避免曝晒。太阳照射会使痤疮恶化。户外活动要采取防晒措施。

(4)避免摩擦或压迫皮肤。压迫可能导致皮脂腺皮脂排除受阻从而长痘痘;避免长时间戴头盔、穿紧身衣领或背带等。

(5)剧烈运动后洗澡。运动后的油脂、汗水、灰尘不及时清洗容易堵塞皮脂腺导致痤疮。

3拆招

(1)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每日有充足的睡眠;

(2)避免刺激皮肤,禁止挤压、挠抓、摩擦等小动作;

(3)保持面部清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脸,勤洗头;

(4)控制自己不良情绪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忧思过重;

(5)避免面部高油腻环境,如厨房、油性化妆品、劣质护肤品等;

(6)注重膳食营养,避免高糖、高盐、高碳水化物物等。

END

参考文献:

[1]李春盛.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王洪亮,章志丹,黄伟.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的解读与展望[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6-32.

[3]孙新,陈晓宁.传染病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

[4]葛均波,徐永健.呼吸系统疾病.内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

[5]梁翠兰.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8.

[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ys/9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