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各省区的前三位,其中工业产出占全国八分之一,农业产出占全国六分之一,可以说经济体量非常庞大。而伴随着庞大经济体量的是山东巨大的能源消耗......
数据显示,山东的能源消耗总量位于全国第一,因此山东面临的供给侧改革任务也格外繁重,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在山东青岛,老城区工业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效果如何?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是怎样的?又是哪两大行业不再区分编制内外,待遇只看劳动贡献!一起来看一下!
01供给侧改革:山东青岛加减并重!为老企业注入新活力镜头里青岛一家老牌的化工厂—青岛碱业,这个老厂区已经快60岁了,我们看这些褪色的墙壁和生锈的厂房,年代感非常强。现场依然能看到有一些员工和车辆,在清理搬迁剩下的废弃物,到今年年底前,青岛碱业将全部搬到位于平度的新工厂。在厂区内,记者见到了一个人四处转悠的杨东升。老杨的父母就在这个厂工作,他从小在厂里长大,参加工作也在这里,几十年下来,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他都非常熟悉。青岛碱业职工杨东升:原来这个地方的声音很烦杂,一片热闹的景象,我们职工来回穿梭,每个人做自己的工作,突然停下以后人也不见了,声音也没了,所以有时候回到办公室以后,在那坐了很长时间,才翻过来,就觉得停了要搬走了,确实是舍不得。
去新工厂上班,坐班车要一个半小时。老杨说,新厂区的条件比现在要好很多,更重要的,是厂里的效益有希望提升。青岛碱业职工杨东升:我们原来这个产品,实际上在国内产能过剩的比较严重,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到那边去,公司也是选择了一些优势项目,同时我们选择了走高端市场的路,应该说市场前景是不错的。
记者:那我们到那边之后,您觉得工资收入会增加吗?
青岛碱业职工杨东升:那肯定会增加。
伴随职工的来来去去,老企业搬迁也日渐显出了效果。目前,包括青岛碱业在内,被青岛列入搬迁名单的企业有家,当中家已经启动搬迁,分流安置职工近6万人。山东青岛市李沧区发改局副局长李宝群:我们成熟一块,我们要启动一块,现在已经取得一个初步的效果。
记者:已经回收了多少土地?
山东青岛市李沧区发改局副局长李宝群:应该说是十七个平方公里,现在就说是从搬迁这个角度,高能耗高污染都停下了,应该说这十七个平方公里,将来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经济发展的土地。
据介绍,当地政府除了扣除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等必要支出,搬迁后土地处置的其他费用均返还企业,极大提升了企业异地再生的能力。目前,已启动搬迁的户企业计划总投资亿元,是原来固定资产的2.3倍;搬迁后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亿元,较搬迁前提高60%。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新文:我们(国有企业)针对去产能制定了非常明确的任务计划,制定的不仅是宏观的大目标,不是盲目地去产能而是明确提出,哪个矿、哪堆井、具体到地点和具体的名单。钢铁方面我们的目标是:五年去万吨的铁和万吨的粗钢,对具体的去杠杆,我们要提高资产证券化的水平,清理僵尸企业。
2给力!多项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仅支架一年就减轻两百亿医疗支出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今年一季度,山东全省共申请国内发明专利件,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1.3个百分点。目前山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家,同比增长14.5%。是什么样的改革思路和市场环境,吸引了大批科研力量在山东落地开花呢?我们的故事,先从山东威海的的血液透析中心说起。记者:很多肾病患者都需要定期做血液透析,那么以往的透析治疗医院才能做,医院往往都人满为患,而且一些县级城市的患者每周都要奔波到大城市去做治疗,往返一次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这种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可以把透析治疗搬到社区,患者下了班花上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治疗,让血液透析变得非常方便。
血液透析患者袁福信:生活质量都是比较不错的,跟正常人几乎差不多,我们有好多都是透析完了马上就上班了。
这个血液透析中心,从医疗团队和患者们使用的透析设备,全部来自山东威高集团,它拥有多种、8万多个规格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也是全球品种最齐全的医疗供应商之一。不过集团负责人最自豪的,是他们已有多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创新产品。山东威高集团总裁张华威:当时国外进口这么一条,是三万多块钱,就这个,这个支架是三万多块钱,现在大部分都是国内生产的,国内现在支架占整个市场占到80%。就是几千块钱,医院收费就是一万多一点,所以一个支架省两万,现在一年中国能用八十到九十万个支架,一年就减轻两百亿医疗支出。
在威高集团,这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创新产品有多项。能够拥有如今这样强大科研队伍,与山东省在引进科技人才的灵活性上是分不开的。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石恒冲:如果你觉得你可以,公司经过筛选以后我就可以立项支持你。
石恒冲是搞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他正在测试一种输液针/外周导管的新材料,这种材料能随着体温变软,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石恒冲去年刚刚中标了“中科院--威高计划”,这一计划是由中科院、山东省科技厅、威海市政府和威高集团四方每年出资万元联合实施的,石恒冲团队中标后,拿到了3年共万元的经费支持。除了企业出钱、科研项目招标,山东还探索技术入股等科技合作新模式。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傅排先:有一些期权的奖励,当然我们个人可能会得到一些股票,对于科研院所来说也是首次的。
在灵活体制的推动下,仅中科院每年就有多项成果在山东转化。山东还创建了32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累计引进高层次海外专家3多人次到山东,取得了项高新技术成果,在冶金新材料、海洋监测仪器、高端数控装备、汽车零部件等方面,都有高端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3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科研机构、医院不再区分编制内外对经济大省山东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极为繁重,然而今年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8.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东部其他省份,与此同时山东省企业杠杆率也连续三年低于全国水平。
此外还有一个数据特别值得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