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通知:取消门诊输液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认为这样好得快。尤其是冬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有许多医院输液,希望借此“疏通血管”。
近日,南昌市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机构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医院普通门诊禁止输液的基础上,4月1医院门诊输液,医院门诊输液。也就是说,医院的门诊输液取消了!
快来了解输液的那些事儿……
影响:相当于一个小手术
多数人输液,是觉得它效果更好、见效更快。但从总体来说,输液并非最佳给药方式,它可能带来“三高”问题:
1感染风险高外用皮肤软膏、滴眼液等外用药操作简便、风险低,药物多在局部起效,对身体其他部位影响较小。口服药的风险居中,因为它虽然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但一般需要30~60分钟起效,且通过肝脏代谢“解毒”,正确使用时较为安全。输液相当于一个小手术,有感染的风险,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一旦出现问题,将迅速出现全身症状。
2花费成本高不少人抱怨输液贵,因为输液除了需要付出药物成本,还要付出管道(如输液器)费用和输液费,输液的时间成本也较高,不仅一次需要1~2小时甚至更长,如果是抗生素输液,可能还需要连续3天甚至更久。
3不良反应比例高专家介绍,由于输液是将药物送入血液循环,尤其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更快、更严重。
风险:容易过敏伤心脏
与口服、外用药物不同,输液时,除了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外,还可能带来一些额外风险。
1引发输液反应输液需要遵循无菌原则,并受到患者体质的影响,发热、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都是常见的输液反应。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2增加循环负担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专家提醒,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3加速过敏和耐药药物过敏可能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输液时药物迅速进入血液,过敏可能更快出现,症状更重。同时,如果输抗生素,相当于把抗生素带到全身,更容易引起耐药。但是,若经过各项检查,医生认为确实需要输液时,不应拒绝,而应遵医嘱输液并注意观察症状。
风险:容易过敏伤心脏
1发热输液好得快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如果体温不到38.5℃,可通过多喝水、温水浴等物理方法缓解。体温高于38.5℃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专家介绍,感冒多是病毒引起的,不需用抗生素。即使是合并细菌感染,医生也需通过检查,确定用哪种抗生素。
2腹泻呕吐脱水应输液补充腹泻、呕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只有细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脱水不太严重、能口服的患儿,口服补液即可。只有脱水严重、频繁呕吐、吃不了东西才需输液糖盐水补液。
3干涉医生开药医生开药应当以患儿的病情为主要依据,目前在临床上,还存在家长主动要求给儿童输液的情况。如果家长有疑问,可以与医生沟通,但不应干涉医生判断病情。
4认为输液很安全输液的风险远高于口服给药。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输液时出现异常反应时,不像成人一样能直接表达,因此不易发现,比成人更危险。所以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儿童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
警惕:5种常见不良反应
01
发热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而使患者出现发冷、寒战、高烧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
02
心力衰竭因为输液速度过快,使短时间内血液系统输入太多液体,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03
静脉炎由于输液器具达不到无菌要求而使静脉局部感染,或由于长时间输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品,而使输液处静脉内壁出现炎症。症状为手臂出现条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
04
空气栓塞因为输液管内空气没有排尽,或者导管连接不紧而使空气进入静脉。常表现为胸部异常不适,同时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病人死亡。
05
肺水肿输液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嗽时出现泡沫状的血痰。
提醒: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
人民日报曾公布的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你一定要知道!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生病后一定要科学治疗
切忌图一时之快
而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分享给身边朋友相互提个醒!
综合/二附院公号、大江网、人民日报等责编/龙建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