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
口腔黏膜病指口腔内黏膜的损坏,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如下:
1.疱疹性口炎和唇疱疹:均由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疱疹性口炎多发生于幼儿及青少年,表现为急性口炎,形成许多水疱,疱破后成溃疡,全身症状有疲倦、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唇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复发,症状轻微,局限于唇及口角皮肤。起疱前有灼痛感,水疱很小,但可成簇发生,相互融合而形成一片深褐色结痂。经10天左右可自行痊愈,但可复发。
2.复发性口腔溃疡:又名阿弗他口腔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最常见于儿童、青壮年,女性患此病的比例较高。复发性口疮有自愈性和周期性,不经特殊治疗,一般7~10天可逐渐愈合,间歇期长短不等,几天到数月,此起彼伏。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是一种大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常有阿弗他溃疡的前驱史,溃疡面常在0.5~2cm之间,持续时间达1~2个月,愈合后形成癜痕。贝赫切特综合征的三征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眼葡萄膜炎、生殖器溃疡,只出现二征者为不全型,在三征之外尚有消化道出血、血栓静脉炎、中枢神经障碍等严重情况。
3.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口腔黏膜上出现由白色珠光的小丘疹构成的条纹,它们相交织成网状、树枝状,部分患者可发生癌变,据统计有12.7‰的患者会转化成口腔癌、咽喉癌和鳞状细胞癌。
此外,牙周组织的炎症,如牙龈炎、牙周炎、牙周脓肿等,以及舌觉异常,如舌痛、舌麻、味觉异常等,也是适合经方治疗的病种。
经方治疗口腔黏膜病的思路,一是专病专方,针对疾病的特征用药;二是整体治疗。口腔疾病虽为局部的病变,但常常在整体上有特征可寻,并有相应的经方可用。
(一)甘草泻心汤
青壮年的口腔溃疡。本方是古代狐惑病的专方,可作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和白塞病的常规用方。
1.本方有清热的功效,其效果表现为愈合快,发作周期可延长,减少溃疡的数量,并能抗焦虑、改善睡眠以及健胃止泻。
2.本方对于体质强健的青壮年的口腔溃疡效果较好,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焦虑、睡眠障碍者效果好。老人、贫血患者的口腔溃疡效果不佳。
3.适用本方者多营养状况较好,唇舌黯红,结膜充血,消瘦的青壮年患者居多;易口腔咽喉黏膜糜烂,或阴道炎,或外阴部溃疡;大多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消化道症状比较多见,易腹泻,大便黏臭;易上腹部不适,或腹胀胃痛,或嗳气反流,或有口气等。其诱因多为生活缺乏规律,熬夜、醉酒、饮食辛辣等。
4.可以用于手足口病。发热,加柴胡;淋巴结肿大者,加连翘;舌苔厚、便秘,加大黄。通常服用1~3天。症状缓解即停。
5.甘草是本方的主要药物,有利于黏膜的修复,用量要大,成人一日量一般多在10g以上,也有用至30g者。但要注意副反应,甘草多用可能导致反酸、腹胀、浮肿或血压增高。
高某,男,31岁。年1月3日初诊。
病史:年首发虹膜炎,连发3年后确诊为白塞病。强直性脊柱炎年余。目晴充血,龟头溃疡,晨僵,晨起易恶心,易腹泻。
处方:生甘草10g,黄连3g,黄芩10g,党参15g,姜半夏15g,干姜5g,红枣20g,20剂,5-2服法。
年3月5日:外阴溃疡減轻,口腔溃疡仅发作1次。原方黄连加量至5g,20剂,5-2服法。
年11月2日反馈:服用本方近2年,情况稳定。
(二)炙甘草汤
营养不良或贫血患者的口腔黏膜溃疡。贫血老人的扁平苔藓,以及口腔癌晚期的体质调理、高龄老人以及放疗后的口腔干燥。
1.本方有强壮营养、补血滋阴的功效,能改善贫血状态、纠正营养不良、增加体重等,特别适用于过分节制饮食,或久病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的老年口腔黏膜病患者。
2.适用本方的患者大多极度消瘦,肌肉萎缩,皮肤干枯,面色憔悴;贫血貌,或萎黄,或苍白;口唇淡白,舌淡苔少;口腔黏膜大多黯淡不红。此外,其人多有心律不齐,血压低,脉细弱、或数或缓,大便干结难解。
3.肥胖、水肿者,高血压患者,有血栓或高黏血症者,慎用本方。
4.本方中有地黄、阿胶、麦冬,剂量过大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和腹胀腹泻。必须用炙甘草汤,但食欲素差、体质柔弱者,可采用一剂服用两三天,或用开水将汤液稀释服用,以不胀肚为度。
范某,男,64岁,cm/69kg。年7月2日初诊。
病史: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加重2年余。每年发作5~6次,此起彼伏,外用喷剂无效,夏季严重。
体征:消瘦,面黄,舌嫩。
处方:炙甘草10g,生甘草10g,党参15g,麦冬20g,生地20g,阿胶10g,肉桂5g,桂枝10g,干姜5g,甘杞子15g,红枣30g,黄酒3匙入煎,每日1剂,7剂。
年8月22日:服用至今,期间口溃少发。体重71kg。原方加熟地15g,党参改为生晒参10g,15剂,5-2服法。
(三)泻心汤
牙龈出血、口舌糜烂、便秘口臭者。适用于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扁平苔藓、良性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等。或口腔溃疡服用甘草泻心汤无效,并伴有口臭便秘,局部溃疡红肿疼痛剧烈者。也能用于老年人舌乳头炎,见乳头红肿充血,有烧灼感,舌活动时或进食过热、辛辣食物时有刺激痛者。
1.本方有清热泻火、止血除痞等功效,能消肿止血。
2.适用于本方者,大多体格壮实,面色潮红而有油光,舌质黯红坚老、舌苔厚或黄;腹部充实有力,或上腹部不适,大便干结或黏臭;易头痛头昏、鼻衄、齿衄、吐血、皮下出血、头面部感染等;体检可见血压、血脂、血液黏稠度高。
3.扁平苔藓、良性黏膜类天疱疮、口腔复发性溃疡等见黏膜充血、疼痛剧烈者,冠周炎、牙周脓肿局部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舌苔厚、口臭等,常用本方加味:生大黄10g,黄连5g,黄芩15g,栀子10g,黄柏10g,生甘草20g。水煎服。此方由于大剂量使用甘草,容易出现浮肿,一般症状缓解后药量要减少乃至停服。
4.本方只能短期服用,如果长期服用,必须辨清体质。以体格壮实、面色潮红而有油光、唇色红或黯红、舌质黯红、舌苔黄腻或干燥者比较适合。
5.本方有缓泻作用,服用后可出现轻微腹泻,保持每天3次以内是正常的。
6.除内服以外,本方可以做成漱口液。
7.本方3味药物的用量可以调整,出血重用黄芩,便秘重用生大黄,烦躁不眠、口苦口干重用黄连。
8.对于寒热夹杂的体质,或虚寒体质见有出血口糜者,可以合用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温经汤、当归四逆汤等。
张某,男,70岁,cm。年2月16日初诊。
病史:口腔黏膜类天疱疮7年。口腔黏膜充血糜烂疼痛,入夜必喷口腔炎喷雾剂。大便难,痔疮。
体征:面唇黯红,口气喷人,脉滑、88次/分,有早搏。
处方:黄连5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生大黄10g,生甘草20g,10剂。
年3月10日:服药期间大便畅通,口腔黏膜糜烂未有加重,疼痛减轻,夜间不必喷口腔炎喷雾剂。原方续服15剂,1-2服法。
(四)黄连阿胶汤
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舌炎、唇炎等见心烦失眠、黏膜皮肤充血干燥、脉数者,多见于瘦弱的中青年女性。
1.适用者多口唇色深红或黯红,如涂口红,干燥脱皮疼痛裂口。头发干燥发黄,开叉,脱落较多。月经量少,色鲜红,或经间期出血,多月经提前。皮肤干燥、阴道干燥,性欲低下,怀孕困难且易于流产。
2.睡眠障碍是其方证的识别点。大多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下降、头昏、身热、盜汗等。
3.通常加甘草10~30g。便秘、月经量少色红,或皮下紫癜者,加生地黄20~30g。
L女,28岁,cm/49kg。年4月18日初诊。
病史:年医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易口腔溃疡,口干欲饮,不易入睡。
体征:肤白唇红,毛发浓密,下巴散在痤疮,舌尖红,脉滑、92次/分。脐跳明显。
处方:黄连5g,黄芩15g,白芍20g,阿胶10g,5-2服法,15剂。
年8月29日(4个月后):药后睡眠好转,口腔溃疡好转,月经周期稳定37天,现月经已经过预算期9天。嘱排除妊娠。年8月31日验孕:阳性。
(五)半夏厚朴汤
舌肿大感、舌麻、活动异常感、舌苔厚腻感以及味觉异常,味觉丧失(失味症)者。多用于焦虑症、抑郁症、神经症患者口咽部的异物感,如中老年人多见灼口综合征。
1.本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功效,能抗焦虑、抗抑郁,消除躯体症状,缓解口咽部的异物感。
2.适用于本方者大多伴有焦虑,其人营养状况较好,毛发浓密,肤色滋润或油腻;表情丰富,眨眼频频,话语滔滔不绝,主诉零乱重复,表述细腻怪异夸张;大多为躯体的不适感和异样感,其躯体不适感以咽喉、口腔为明显,舌苔黏腻满布;大多有较长求诊史和抑郁、焦虑家族史。
3.患者大多有胸闷烦躁、舌尖红,通常加栀子、黄芩、连翘、枳壳。
4.症状明显的患者,本方服法应遵循仲景“日三夜一”的经验,以保证足够的药量。同时,应该让患者亲自煎药,并闻药味。此外,建议采用服3天停3天的办法,避免心理依赖。
5.中老年妇女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的舌痛,要注意是否有温经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以及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可能。
(1)某女,59岁,cm/47kg。年4月20日初诊。
病史:口麻灼热半年,专科诊断为灼口综合征。胸闷耳鸣,口干,脉滑。
处方:姜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5g,苏梗15g,枳壳15g,黄芩10g,栀子15g,连翘30g,9剂,3-2服法。
3剂药后口麻灼热感好转,胸闷释,睡眠好转。
(2)汪女,45岁,出租司机。年4月17日初诊。
病史:口中味觉异常3月余。似咸似甜。咽中异物感,午后下肢肿胀。平素饮食不规律。
体征:腹部稍彭隆,舌边有齿痕,脉滑。
处方:姜半夏25g,茯苓20g,厚朴15g,苏叶10g,生姜5片,7剂,昼三夜一服法。
年11月5日:3剂后缓解。
(六)附子理中汤
虚寒性的口腔溃疡、牙周炎、牙周脓肿、咽炎等,局部则牙周紫黯漫肿无头,疼痛绵绵不休。本方也用于小儿流涎不止、口臭、口腔溃疡,还可以用于反复使用抗生素等而牙痛的患者。
1.本方有温阳驱寒的功效,服药后,患者可觉腹部舒适,精神好,牙周脓肿或消散,或容易破溃愈合。
2.适用于本方者,大多面色黄黯,精神萎靡,畏寒,口水多,无渴感;舌胖大淡白,舌苔白腻白滑或灰黑。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胀,腹泻,腹部冷痛,得暖则舒。
3.如有口干苦、烦躁、舌苔黄,加少量黄连。
姚某,男,7岁,cm/26kg。年7月16日初诊。
病史:3天前受凉出现发烧服中药后热退,现口腔及舌头有黄豆大溃疡,疼痛难忍,说话时受影响。面色黯黄。
处方:党参10g,干姜5g,白术10g,生甘草5g,制附片5g,黄连2g,每天1剂,5剂。
年8月18日:服上方3剂后溃疡即愈。
处方:党参10g,白术15g,干姜5g,生甘草5g,7剂,1剂服2天。
(七)当归四逆汤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常规疗法无效或少效者。
1.适用本方者体格比较健壮,四肢冰冷,手足末端为甚,有冻疮或冻疮史。
2.方中通草是何物?一说为木通科木通。一说为五加科通脱木的茎髓,即现在的通草。我的经验,通草(脱通木)通草可用可不用,宜加黄芩。
3.唇黯红干裂爆皮,牙龈出血,肛门灼热出血、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者,可加黄连、黄芩、制大黄、黄柏等。
王某,女,26岁,cm/50kg。年6月18日初诊。
病史:口腔溃疡15年,此起彼伏。冬季手色变黑,手冷喉痛,经期推迟,痛经。
体征:地图舌,面色青黄,唇红,手凉,脉细。
处方: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10g,生甘草15g,黄芩15g,红枣50g,10剂,症状减轻隔天服,开盖煎。
年7月2日:口腔溃疡数量减少,咽喉3天可痊愈,咽喉溃疡只有1~2处,整体好转。原方15剂,5-2服法。
|文章摘自《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不当,随时联系删除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