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种多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离子通道带来的电生理效应包括抑制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房室旁路传导,延缓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过程和有效不应期,由此带来广谱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是使用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安全性疗效肯定。
但它的不良反应之一是对血管刺激性很大,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轻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静脉血管条索状改变,严重者可致局部组织坏死。
如何有效预防静脉炎
1、保护血管,防止发生静脉炎:减少机械性损伤,选择合适的管路,最好选用22~24G静脉留置针,维持时间较长者,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胺碘酮静脉泵入后,先用生理水20ml进行冲洗导管,再用肝素盐水5ml封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2、静脉泵入胺碘酮前应认真评估血管,选择充盈,弹性好,易固定且较粗大的上肢静脉,忌用末梢循环差的静脉.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导致外周严重的静脉炎。静脉穿刺时,需另备一副装有等渗液的空针,在穿刺成功后先试注射5~10ml的等渗液,确定在血管内后再连接药物。
3、合理使用血管:选用22~24G静脉留置针,长期输注时,注意建立系统的血管使用计划,避免对一根血管长期刺激,可建立两根静脉通路交替使用,每4~6h更换注射部位,用氯化钠注射液5~10mL脉冲式冲管,给予血管充分的休息和自我修复时间。
4、合理选择稀释液:胺碘酮pH值偏酸性,酸性溶液对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临床上常用5%葡萄糖液稀释,必要时可先用氯化钠注射液建立静脉通道,再输注胺碘酮。
5、对持续静脉滴注胺碘酮的患者要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局部反应,输液通畅情况及重视病人主诉。当患者诉有烧灼感或疼痛时,无论局部是否肿胀,都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以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19种静脉炎处理方法
一旦局部出现红肿或疼痛,首先应立即停止输注胺碘酮,用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滴注,以稀释静脉内药物浓度。医院的资源,就地取材,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1.水胶体透明贴:水胶体能促进水肿、瘀血吸收,保护血管,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可代替3M透明贴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覆盖穿刺部位及留置针针翼上,每4天更换1次。
2.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可有效吸收和保留渗液、维持潮湿的伤口环境,并可以封闭伤口边缘,防止渗液溢至周围皮肤表面,尤其适用于严重的静脉炎。
3.硫酸镁:取50%硫酸镁溶液浸透两层无菌纱布,将纱布拧干至不滴水为宜,敷于患处,面积超过红肿边缘1cm,每次湿敷30min,每日3~4次。如配合电磁波治疗仪效果更好;加地塞米松湿敷效果优于单纯湿敷。不足之处是易析出结晶使纱布变硬,不易紧贴皮肤。
4.酚妥拉明:取酚妥拉明1支(1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根据肿胀面积取适量无菌纱布,将药液滴在纱布上敷于患者外渗处皮肤,持续湿敷20~30min,对静脉炎症状较轻者效果明显。
5.山莨菪碱:取山莨菪碱液加生理盐水配成2%浓度,用无菌纱布浸润后敷于患处,每天湿敷30min。如能配合如意金黄散交替进行,可提高疗效。
6.硝黄散:硝黄散含大黄20g、芒硝20g、黄柏20g和冰片1g,用白醋将上述中药调成稀糊状外敷于静脉穿刺处,每12h更换1次,5天为1个疗程。
7.如意金黄散:如意金黄散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等。用清茶或醋将上述中药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6~12h换药1次,尤其适用于Ⅲ级静脉炎,亦可用蜂蜜调制。
8.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在静脉炎处涂抹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外加用10mg酚妥拉明与20mL生理盐水浸泡纱布覆盖在患处,外用保鲜薄膜包裹,每4h更换1次。如果出现皮肤破溃,则此方法不恰当,需要进一步外科治疗。
9.液体敷料: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脂肪酸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且能在局部形成脂体保护膜,加速表皮细胞更新,覆盖、隔离修复受伤皮肤或风险区域皮肤。研究认为,液体敷料外用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效果优于土豆和硫酸镁。
10.多磺酸粘多糖软膏:作为预防措施,可在使用胺碘酮之前和使用过程中,每隔8h在穿刺点上方挤出5cm长的软膏,沿血管走行方向以螺旋式手法轻轻按摩10~15min,直至药物充分渗透吸收;如已有静脉炎,可缩短至4h1次,方法同前。如出现水疱、皮肤破溃者,常规换药后,用抗生素稀释液每日数次涂擦破溃处,或用抗生素湿纱布敷于患处。配合微波照射,疗效显著。
11.75%乙醇:可在穿刺血管上方3~5cm用75%乙醇纱布4~5层覆盖,用保鲜膜包裹纱布,亦可用弹力网套稍加固定,2~3h更换1次。乙醇具有消毒、局部麻醉及镇痛功效,可扩张局部组织血管,使血流加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局部起到冷敷作用而减轻药液对血管刺激引起的疼痛,
12.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可抗组织水肿、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通透性、防止组织内水分存积和消除局部水肿引起的沉重感和压力,具有缓解疼痛并阻断异常炎症反应的作用。
13.马铃薯:取新鲜马铃薯,洗净,用刀切成厚度1~2mm的薄片,自静脉穿刺端开始贴敷于患肢静脉炎处,用保鲜膜覆盖,患者可自由活动,具有粘贴性好,水分不易丢失、滞留时间长等优点。
14.芦荟叶:将芦荟叶纵向剖开,将粘液面敷于创面即可。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护士应熟悉药物的药理特点和不良反应,做到正确给药;给患者选择适合的血管;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告知患者自我观察的方法;对于已经发生外渗者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和杜绝静脉炎发生。
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还有哪些处理方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护士网、护理界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