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脂肪乳剂经外周静脉输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脂肪乳剂外渗现象,轻者引起局部疼痛,严重者产生静脉炎,甚至造成局部皮肤的溃烂和坏死。
本文会先带大家看一例脂肪乳剂外渗的临床案例,分享该案例引发的6大思考。
该案例分享自笔者的朋友圈,在此表示感谢。
一例脂肪乳剂外渗案例
10月27日,该患者右手在输注脂肪乳剂时出现输液外渗,随即用透明贴+湿冷敷进行处理,该患者曾试用硫酸镁湿敷,但是更换频繁,容易出现结晶,症状未减轻。随即使用透明贴,病人反映用透明贴后更舒适,疼痛减轻很多。
10月28日,局部症状:白、肿、痛、硬
10月29日,局部症状变为:红、肿、痛
10月31日,局部症状痊愈。
问题一:硫酸镁外敷需注意什么?
案例中描述:曾试用硫酸镁湿敷,但是更换频繁,容易出现结晶,症状未减轻。
有相关文献报道:50%硫酸镁湿敷能利用硫酸镁的高渗作用消除局部组织水肿,镁离子能使平滑肌收缩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一般的静脉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于脂肪乳剂外渗所致静脉炎使用硫酸镁湿敷治疗有效率仅为50%,局部疼痛缓解不明显。硫酸镁潮湿,容易挥发结晶,需频繁更换,患者舒适感差且护理工作量大。
建议:使用50%硫酸镁湿敷时,纱布覆盖的范围大于外渗的面积,外加保鲜膜环绕,保鲜膜包绕可保持硫酸镁纱布的湿度,能达到持续湿敷的目的。
根据渗出程度可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激素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表现;对于渗出患者,需特别强调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每班观察,记录皮肤温度及红肿消退情况,直至完全正常。
问题二:水胶体透明贴外敷有什么作用?
案例中描述:使用透明贴,病人反映用透明贴后更舒适,疼痛减轻很多。患肢使用透明贴后的局部表现如下图。
图片摄于10月28日
图片摄于10月30日
图片摄于10月31日
水胶体透明贴是一种水胶体敷料。主要成分是粘性材料和水胶体(羟基纤维素钠,CMC)以及人造弹性体等。
粘性材料为敷料的自粘性提供保证,而水胶体则是敷料具有吸收性能的基础,CMC起到局部润滑和隔离作用,削弱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保持敷料下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成。
敷料粘贴后成为闭合环境,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水胶体透明贴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及自黏性,使用方便舒适,外层为半透膜,防水透气,预防二次污染;外观透明,便于观察血管的恢复情况,能够及时根据局部组织的情况决定换药的时间。
已有文献支持,采用水胶体透明贴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发生,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笔者深深受益,第n次安利哈。)
问题三:脂肪乳如何选择输注途径?
从下图可以看出,脂肪乳注射液输注时使用的是一次性钢针,输注部位为手背静脉。那脂肪乳注射液是否可经外周静脉输注?
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药物学》17版P:脂肪乳注射液可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进行输注。
如采用中心静脉输注的方式,可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应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静脉置管。
如采用周围静脉输注有可能发生静脉炎。导致静脉炎的因素包括输液管类型、直径与长度、输注时间、液体的pH和渗透压、感染/静脉穿刺的操作次数等。
建议已输注本品的静脉不再用于输注其他输液或添加注射使用。
提醒:输注前要全面评估,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途径输注;如果要经外周静脉输注,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特别要强调有发生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危险。宜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
该药物为高渗药物,不推荐使用一次性钢针注射。
问题四:外周静脉留置针不能用于输注脂肪乳注射液?
该问题是来自护理时间用户的留言:医院科室会在外周经静脉留置针来输注脂肪乳。但目前带延长管的Y型留置针产品说明书是严禁输注脂肪乳等脂溶性药物的。医院违反操作规定,使用对病人有害的产品?
为此,笔者查阅了BD公司的一款留置针说明书,见下图。说明书中也写到:
本产品长导管部分由含DEHP的PVC制成;本产品不宜用于输注脂肪乳等脂溶性药物;本产品禁止输注与PVC不相容的药物。
根据说明书,输注脂肪乳时「不宜使用留置针」,但是否与DEHP相关并未明确说明。如果有相关性,则建议选择留置针及输液器时要使用非PVC材质的输液用具。如果没有相关性,目前也没有研究证明不能使用。
目前我们临床都在用普通留置针输注脂肪乳,这个问题确实有待证实。同行们如有查到相关文献或者研究证实,也欢迎在留言区补充。
认识DEHP: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一般由聚氯乙烯(PVC)材料制成。PVC输液袋或输液器能释放DEHP。
DEHP就是塑化剂,近年来关于DEHP的毒性研究表明,DEHP及其代谢产物可对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并且具有慢性毒性。增塑剂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癌、致畸及免疫抑制性,尤其是对人体生殖功能的影响已经引起广泛的白斑医院排名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