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小百科留置针堵管了,怎么办

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第二天输液不畅或堵管是每位护理人员都遇到过的问题,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选择拔针重新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如果选择用盐水冲管,若处理不当,可使血凝块或不溶性粒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微小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最终可引起组织缺氧。

那么,遇到堵管该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对堵管的原因做个分析:

1原因一

非血栓性阻塞

1输注药物有沉淀、结晶或颗粒;2药物浓度粘稠度过高;3药物在混合中产生配伍禁忌,形成颗粒;4导管打折;5钢针多次穿刺肝素帽,导致橡胶微粒进入血液形成不溶性颗粒。2原因二

血栓性阻塞

1输液瓶内液体输完没及时更换;2小儿哭闹、患者体位改变,致使输液部位受压等情况造成的静脉压力增高;3输液瓶悬挂过低;4留置针封管方法不当,没有定期冲管;5留置针导管材质本身容易吸附血液中有形成份,留置时间过长。

针对非血栓性阻塞形成的堵管,其处理原则为:立即拔针,去除诱因,重新穿刺。切勿用含有0.9%氯化钠注射液的注射器强行冲管,以免微粒给患者造成远期危害。

针对血栓性阻塞形成的堵管,其处理原则为:可用10ml空注射器轻轻地回抽,尽可能地将凝血块从管中抽出。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尽可能用含有肝素钠(25u/ml)或尿激酶(10万u/ml)的10m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夹管5分钟,然后用空注射器回抽,若无回血再反复一次,若再无回血应立即拔针。

另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工具的选择使用也是预防堵管的重要原因之一1

如果留置针的导管采用的是防堵管的材质,在输液过程中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不会吸附于管壁上,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2

如果留置针采用的是螺口连接方式,可以避免钢针反复穿刺肝素帽产生的橡胶微粒污染,避免由此引起的非血栓性静脉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z/8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