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第期盆腔淤血综合征盆

大家早安,今天继续分享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这篇文献是巴西国家指南制定过程中的一次文献回顾综述,并分析了其中一篇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的结果。

盆腔淤血综合征-盆腔静脉曲张栓塞治疗导言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淤血综合征、不典型月经痛、泌尿系统疾病和心理社会问题。女性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一个被低估的原因,特别是育龄经产的女性,可能是盆腔淤血综合征(PCS),也称为盆腔疼痛综合征或盆腔静脉功能不全,其定义是卵巢和盆腔静脉曲张与盆腔非周期性慢性疼痛。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并且随着直立位、性交和月经的长时间出现而加剧。盆腔静脉曲张和CPP是PCS的显著特征,但被诊断为盆腔静脉曲张的妇女可能无症状。年龄在18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CPP发生率约为20%。它占所有妇科门诊会诊的10%至40%。在PCS中,盆腔检查可以显示盆腔敏感、阴道壁充血和静脉曲张。在一般人群中,10%的女性可见盆腔静脉曲张,多达60%的盆腔静脉曲张患者可能会发展成PCS。在外阴、臀部和腿部可见静脉曲张。PCS的特点是盆腔静脉曲张,引起腹腔器官肿胀和静脉淤滞,从而引起慢性疼痛。静脉功能障碍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其中腹内压的升高和女性激素的作用似乎是关键因素。这些方面可以解释在育龄经产妇女中这种综合征的高发病率和更年期症状的消失。左性腺(卵巢)静脉和右髂内静脉受反流影响最大(各58%),在大多数情况下(54%),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盆腔静脉功能不全。治疗方法可以是外科手术(伴或者不伴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的子宫切除术,卵巢静脉结扎术),激素(甲羟孕酮)或介入治疗(栓塞术)。子宫切除术和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激素替代治疗被认为是有效治愈或至少对2/3的PCS患者的症状改善的选择。但是,这种手术方法不如卵巢静脉结扎有效,据报道治愈率达73%,有78%的患者症状改善。但是,结扎也可以损伤盆腔的神经,并造成副作用和症状复发。甲羟孕酮的使用已被证明是首选疗法,尽管症状缓解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介入栓塞可以使用不锈钢或铂金制成的微弹簧圈,其有会引起血凝块形成的纤毛。多个弹簧圈可以放置在长长的曲张静脉中。由于性腺(卵巢)静脉约5mm宽,因此优选使用6mm-14mm的控释弹簧圈,并且重要的是保持余量以阻止弹簧圈的位移。其他栓塞选择包括使用泡沫、胶水或硬化物质。一旦阻塞了扩张的静脉,静脉血就会通过盆腔区域的其他静脉回流。研究方法系统综述经皮血管内栓塞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疗效。结果共检索到篇文章,其中包括29项相关研究。使用以下搜索策略:((盆腔淤血综合征或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或PCS或盆腔疼痛或慢性盆腔疼痛或盆腔静脉)和(盆腔静脉栓塞或栓塞,治疗或硬化疗法)或(((栓塞或栓塞疗法或栓塞疗法))和(盆腔或盆腔或肾周)和(淤血综合征或静脉功能不全或静脉曲张或静脉曲张或疼痛))或((盆腔淤血综合征或盆腔静脉或盆腔疼痛或慢性盆腔疼痛)疼痛)和(栓塞或硬化疗法)。用于表示益处和危害的测量值根据结果的不同而不同。用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连续变量,结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值差异表示,置信区间(CI)为95%。结果发现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可以回答临床问题。在这项研究中,共有名随机化患者,名(失访10%)诊断为PCS的妇女(90名为左侧单侧PVCS,8名为右侧单侧PCS,8名为双侧PCS)经诊断性腹腔镜和卵巢及髂内静脉造影证实,对醋酸甲孕酮(MPA)治疗4-6个月不缓解。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卵巢静脉和/或内静脉微线圈栓塞(A组,n=32)、子宫切除联合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及MPA激素替代治疗(B组,n=34)或子宫切除术伴单侧卵巢切除术。排除B组5例肌瘤,C组4例腺肌瘤病,3例单侧卵巢切除术,但有双侧受累。因此,我们分析了52例栓塞组、27例双侧卵巢切除术和激素替代治疗组(HBOHR)和27例单侧卵巢切除术组(HOU)。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量盆腔疼痛,其中疼痛强度在0-10的视觉量表上测量,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栓塞治疗与子宫切除术加双侧卵巢切除术加激素替代疗法和甲羟孕酮治疗引起的盆腔疼痛相比,在长达12个月的时间内,通过VAS(范围从0到10)评估,平均多降低1.4分(MD),95%可信区间(CI)为95%-1.85到-0.94;p0.(表3)。与子宫切除术加单侧卵巢切除术相比,栓塞治疗可在12个月内减少盆腔疼痛,平均通过VAS评分,多减少2.4(MD)分;95%可信区间-2.80至-1.99;p0.(表4)。结果总结该指南旨在确定,评估和量化使用盆腔静脉(卵巢和/或髂内静脉或其他侧支)的永久栓塞(线圈,泡沫,胶水或硬化物质)作为PCS一种治疗方法的益处和危害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的优劣。检索证据共检索到篇论文,其中29篇被选为结论依据。通过研究设计进行分层,包括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28篇病例报道。在这项研究中,栓塞治疗与子宫切除术加双侧卵巢切除术相结合并结合甲羟孕酮的激素替代疗法在平均长达12个月的时间里可将盆腔疼痛减轻1.4分(95%CI-1.85至-0.94,p0.)。与子宫切除加单侧卵巢切除术相比,栓塞治疗在最多12个月内通过VAS(0-10)评分平均减少了2.4分的盆腔疼痛(95%CI-2.80至-1.99;p0.)。原文:

AlmeidaGR,SilvinatoA,Sim?esRS,BuzziniRF,BernardoWM.Pelviccongestionsyndrometamentwithpelvicvaricoseveinsembolization.RevAssocMedBras().May2;65(4):-.doi:10./-.65.4..PubMedPMID:36803.

译者述评:

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篇介入栓塞和外科手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介入栓塞治疗与子宫切除术加双侧卵巢切除术相结合并结合甲羟孕酮的激素替代疗法在平均长达12个月的时间里可将盆腔疼痛多减轻1.4分(95%CI-1.85至-0.94,p0.)。介入栓塞与子宫切除加单侧卵巢切除术相比,栓塞治疗在最多12个月内通过VAS(0-10)评分平均减少了2.4分的盆腔疼痛(95%CI-2.80至-1.99;p0.)。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可以保留子宫和卵巢,且效果明显优于巨大创伤且失去子宫和卵巢的外科治疗。

译者简介:

靳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核宝源优秀共产党员及青年文明标兵、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z/8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