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输血篇输血管理

输血管理

临床用血法律法规是临床用血管理的依据。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

一、《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自年8月1日起施行;《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自年4月1日起施行。

三、衡水市中心血站提供的血液制剂

(一)红细胞类

1.去白全血。

2.去白悬浮红细胞。

3.去白洗涤红细胞(MAP)。

4.去白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机制品)。

(二)其它类

1.去白单采血小板(治疗量)。

2.普通冰冻血浆(毫升)。

3.去白冷沉淀凝血因子(单位)。

4.病毒灭活冰冻血浆(毫升)。

四、输血前如何评估

主要评价输血前检测、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无家属且无意识患者由医务科科长或总值班签署并备案)、大量输血的审批、患者检查及输血适应征的掌控。用血指证参考:

(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1.红细胞

①血红蛋白g/L,可以不输。

②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③血红蛋白在70—g/L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决定。

2.血小板

①血小板计数×/L,可以不输。

②血小板计数50×/L,应考虑输。

③血小板计数在50—×/L之间,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

3.普通冰冻血浆(包括病毒灭活血浆)

①创面渗血时输注;PT或APTT正常1.5倍时输注。

4.创面渗血时输注;纤维蛋白原0.8g/L时输注。

(二)《内科输血指南》

1.红细胞

①血红蛋白60g/L,应考虑输。

②血红蛋白60g/L时,患者存在严重的缺氧症状可以输注。

2.血小板

①血小板计数50×/L,可以不输。

②血小板计数5×/L,立即考虑输。

③血小板计数在10—50×/L之间,应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

3.普通冰冻血浆(包括病毒灭活血浆)

①有出血倾向时输注;PT或APTT正常1.5倍时输注。

②冷沉淀凝血因子

③有出血倾向时输注;纤维蛋白原0.8g/L时输注。

五、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

项目:乙肝五项,院感四项,肝功能。

时限:每次入院在供血者血液进入患者血管之前检测。

六、输血申请

1.“申请血量毫升”,中级以上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

2.“申请血量毫升≤量毫升”,中级以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

3.“申请血量≥毫升”中级以上申请,科主任核准签发,报医务部门批准。

4.急救用血不执行分级申请,“申请血量≥毫升”补办医务部门备案。

5.各血液成分的容量

①悬浮红细胞:1单位:ml;2单位:ml

②冷沉淀凝血因子:1单位:45±5ml

③单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ml。

七、临床输血

输血前采集血标本时双人核对双签字;输血时双人核对双签字。血液制剂离开输血科30分钟内输注,1个单位的血液制剂在4小时内输完。输血过程记录开始时间,输血方式、血液血型、种类及数量,15分钟内患者情况,输血结束时间,过程是否顺利。有输血不良反应必须上报。输血治疗后必须进行输血疗效评价。

八、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有哪些

1.即发型输血反应,一般指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

免疫性即发型输血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急性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非免疫性即发型输血反应包括: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空气栓塞、低体温、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电解质紊乱、非免疫性溶血、肺微血管栓塞。

2.迟发型输血反应,一般指输血24小时后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

免疫性迟发型输血反应包括:迟发型溶血反应、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输血后紫癜、输血免疫抑制。

非免疫性迟发型输血反应包括: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血栓性静脉炎、输血相关的感染性疾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九、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血。

2.必须使用衡水市中心血站提供的血液制剂。

3.血液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4.做好血液入库、发放和输血过程的核对。

5.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测不完全抗体的试验方法。

6.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过培训,能够识别潜在的输血反应。

7.患者出现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生命体征改变,立即停止输血,对症处理。

8.疑似速发型溶血反应,按既定流程进行抢救与调查。

9.经治医师发现输血后疗效不佳,必须查找原因。血液输注无效按照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输血科。

10.发生/怀疑输血传染性疾病按照不良事件上报医务科、输血科,医院感染上报流程上报院感科。

十、自体输血主要分为几类

答:分为三类:①储存式自体输血;②稀释式自体输血;③回收式自体输血。

十一、血液保护新技术的种类

答:血液保护新技术有:控制性降压技术、动脉阻断法、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自体输血中的应用、止凝血药物的应用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z/7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