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用胶水的初步认识系列二

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治疗中,最常用的注射组织胶的方法为“三明治夹心法”。主要包括:传统三明治法、新三明治法、葡萄糖三明治法、生理盐水-组织胶-空气-生理盐水法。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方法呢?除了作用机制不同外,还有一点就是组织黏合剂也发生了改变。

目前,国内可以获得的组织胶主要有康派特医用胶和德国进口组织黏合剂(histoacryl)。因为histoacryl比较粘稠,很容易堵塞注射针和针头,所以必须用碘油稀释。故“碘油+组织胶+碘油”是最常用的传统三明治法。国产组织黏合剂[康派特医用胶]与histoacryl的区别在于康派特医用胶可以直接用于治疗,不需要与脂溶性碘剂混合,但是仍需要预先用聚桂醇、葡萄糖等充满注射针防止注射针及针头堵塞。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组织胶注射方法为“新三明治法”:聚桂醇注射液+组织胶+聚桂醇注射液。

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胶后会发生哪些组织学改变呢?

医院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3天至2周为急性炎症反应,3周发展为亚急性血管炎,4周为慢性肉芽肿异物反应,同时组织胶逐渐排除(排胶反应),2-3月胶块基本消失,取代为纤维组织,部分血管再通。

那么,曲张静脉注射组织胶治疗后,在人体内是怎样的状态呢?

Yan-MeiWang,Liu-FangCheng,NanLi,etal.StudyofglueextrusionafterendoscopicN-butyl-2-cyanoacrylateinjectionongastricvaricealbleeding[J].WorldJGastroenterol,;15(39):-.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描述:

一位47岁女性,患有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治疗后的X线改变,如下:

注:组织胶注射后第一天。

注:组织胶注射两周后。

注:组织胶注射1月后。

注:组织胶注射3月后。脂质团块(血管内)仅存在于胃内并逐渐变小。这表明了组织胶的排出过程。

其实,组织胶(康派特医用胶)本身无菌、无致热源、无溶血效应、无毒性反应。除了排胶反应外,康派特医用胶还可以在体内降解吸收。体内喷涂止血后,康派特医用胶大约经过3-9个月可被降解吸收。血管内栓塞,康派特医用胶大约经过6-12个月可被降解吸收。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l/9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