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卫计委首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出“钢针零容忍”的概念。并于年5月1日正式实施。软管输液产品全面取代钢针输液,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护理质量!那么,下面就随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实践教学部一起来看看临床新宠——静脉留置针吧!
1、静脉留置针留置静脉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通过静脉穿刺,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之后拔出针芯,这样只有柔软的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是一种输液的方式。留置静脉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特别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或者是年老体弱、婴幼儿等血管穿刺比较困难的人,一些抢救的病人需要快速的输液、输血的,也可以进行留置套管针的操作。
2、静脉留置针与钢针的对比传统钢针:
1.对病人要求高
2.对药物要求高
3.反复穿刺
4.并发症:静脉炎,液体渗透等
5.治疗后期无血管可供选择
6.护士针刺伤危险的增加
静脉留置针:
保护血管,静脉留置针具有柔韧性好、对血管刺激小、很少发生导管打折与导管尖端破损等;
可以长时间留置,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及精神痛苦;
有的留置针有接头,可以为患者提供多条治疗通道;
减轻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方面的工作负担。
3、留置针的型号(注:留置针型号数字越大,留置针越小)
4、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留置针到底留多久合适呢?相信这个问题难住了不少人,按照INS《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留置针并没有最佳留置时间,标准中提到:血管通路装置的拔除不能仅仅依据留置时间,因为目前并未确定最佳留置时间。短导管若不再属于护理计划的一部分或已有24小时或更长时间未用过,应拔除外周静脉短导管。而选择外周短导管的标准,要结合预期的输液治疗时间(例如,少于6天),考虑输液特性(如刺激、发疱、渗透压)。
由我国卫计委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明确规定: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小时更换一次。该条文说明:在充分评估穿刺部位及血管无并发症的前提下,原则上外周静脉留置针在使用72~96h应进行更换。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注射造影剂后、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后宜进行更换;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时应立即拔管,更换新的部位重新置管。
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具体情况要根据留置针埋置以后,患者局部皮肤的情况,是否出现红、肿、热、痛,如果出现此现象,应及时拔除。
5、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条款6.2.4规定: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即:
1.需短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2.输入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以免造成静脉炎及外渗等
6、操作流程与要点洗手,戴口罩
物品准备:静脉留置针,透明敷料等(同静脉输液)
解释,三查七对
静脉输液前的排气,选择血管
消毒皮肤范围:8×8cm
选择留置针型号
连接→排气→摆放稳妥:头皮针插入肝素锁内并排气
扎止血带
消毒
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鳍状针座和Y型软管座,旋转松动,并取下针尖保护套(注意:取下针尖套时,应避免仅持住鳍状针座,防止用力过度将针芯拔出。松动针芯方便穿刺后真心拉出,松动时避免上下拉动,避免损伤导管。)
绷紧皮肤,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持针翼15~30°直刺静脉
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5~15°再进针0.2cm,以确保软管在血管内
送管:先将钢针退入导管0.5~1cm,再将导管连针全部送入血管,右手持针翼,左手送管(注意:见回血时不能立即拔出针芯,必须降低角度送针,因为此时可能只是钢针在血管内,而导管在血管外,拔出针芯会导致穿刺失败。)
松开止血带
打开调速器,拔出针芯(注意:拔针芯后,后座是完全封闭的,无须加任何肝素锁,白色隔离塞不能再次穿刺。)
固定:用无菌透明敷料作密闭式固定,固定延长管(注意:用可写日期的窄条胶布固定三叉接口,固定时注意不要压迫被穿刺的那条血管,直的接口与穿刺的血管相平衡,另一接口偏向血管的外侧。同时要注意三叉接口尽可能向上固定,高于穿刺点,可减少血液回流。)
记录日期、穿刺者签名
调节输液速度
填写输液卡
定时观察
封管后再次输液:常规消毒后,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即可输液。
7、日常护理注意事项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输注两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为有留置针患者输液前,可先用5ml空针回抽,确定有回血时再连接输液,不可直接输上再判断是否通畅,这样可避免凝块输入。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避免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形成血液凝块造成阻塞。
使用脉冲式封管,封管液量要大于留置针容量的2倍。
使用接头时,封管液剩余0.5-1cm时边推边关闭导管夹。
留置期间病人穿刺侧手臂可适当活动,避免激烈运动,用力过度。
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
穿脱衣时,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先穿穿刺手臂,后脱穿刺手臂。
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预防血肿、堵塞、液体渗漏等情况的发生。
定期,及时换药
固定导管应不影响观察
8、封管概念:在输液结束冲管后把封管液注入血管通路装置,使血管通路装置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通畅(封管液量为导管和输液附加装置的容量增加20%)
目的:第一可以避免管道堵塞,方便下一次应用。第二在应用完肝素之后必须要用无菌帽来盖住留置针的管口,这样就可以防止管口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
操作:正压封管:将注射器针尖拔出仅留针尖,推封管液,剩0.5ml时边推注边退针尖。正确使用小夹子。
封管液:肝素盐水10~单位/毫升,2毫升,持续12小时;生理盐水5~10毫升,持续8小时。
9、留置针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高度责任心。
正确封管。严密观察穿刺部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留置针的有效期。
更换穿刺点时首选对侧手臂或不同的静脉。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透明敷料不粘或污染时随时更换。
加强病人宣教,做好解释工作。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泛,同时能够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为了今后能更好的服务病人,希望读过文章后能对您有所帮助。
12
月
8
日
周
二
编辑:刘爽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实践教学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