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工具的护理安全与效率评价

高竹林郭亮李乐之

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

目的静脉输液工具安全、效率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获取效果数据,医院开展问卷调查获取成本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对两种不同输液方式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与头皮钢针相比,静脉留置针导管脱出、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率分别降低了13%、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静脉输液周期为4d、静脉输液为人次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带来的并发症更低,留置针组总体医疗费用24%。结论与头皮钢针相比,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同时医疗总费用的增加是有限的。

静脉输液;留置针;并发症;安全;效率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减少血管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高、较少并发症等优点,但价格较高。我国有90%医院接受输液治疗[1],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是临床进行静脉治疗的两种重要工具。为分析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性,本研究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静脉留置针用于静脉治疗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两种输液工具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医院成本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两种不同输液方式的经济性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静脉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效果及安全性指标

1.1.1检索策略

以“静脉留置针or留置针”and“钢针or头皮针or静脉穿刺针”以及“peripheralintravenouscatheterorintravenousindwellingneedleorvenousindwellingneedle”and“wingneedlesetorscalpneedleorscalpvenousinfusion”为主要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pringerLink及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时间均自数据库建立至年4月30日,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以查缺补漏。

1.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CT),无论是否使用盲法;②研究对象:采用静脉留置针或头皮钢针进行静脉治疗的患者,其民族、性别、年龄不限;③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对照组采用钢针进行静脉治疗;④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导管脱出发生率、液体外渗发生率、导管堵塞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且每个单独研究中至少包含以上3个结局指标。排除标准:①无对照组或未行随机分组方法的试验;②单纯描述性研究、综述类文献、个案报道、讲座、述评等;③数据资料有误或数据不完整无法提取相关数据资料;④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杂志发表的结果相同的临床研究文献;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其他文献。

1.1.3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若遇分歧,与第三方讨论解决。提取信息包括作者、发表年份、研究设计、干预措施、样本量、结局指标、随机、隐藏、盲法和失访/退出等。以Jadad评分量表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1~3分视为低质量,4~7分视为高质量。

1.2成本指标

医院1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工作年限3年以下(包括3年)3人,3~5年(包括5年)4人,5年以上3人。每名护士分别使用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进行输液操作10次,分别记录不同静脉输液方式的穿刺前、穿刺时、穿刺后耗时,并记录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的耗材用量及单价,以及发生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处置方式及成本。

1.3分析方法

利用RevMan5.2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率差(RiskDifference,RD)作为效应尺度。采用Q统计量和I2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

2结果

2.1文献筛选结果

最初检索到相关文献篇,其中中文篇,英文12篇。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相关文献21篇[2-22],全部为中文文献。Jadad量表评分结果均≤3分。

2.2临床效果数据

2.2.1导管脱出发生率

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有19个研究[2-3,5,7-22]比较了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针头/导管脱出情况,静脉留置针组例,钢针组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图1),与钢针组相比,静脉留置针组导管脱出发生率降低了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5,P<0.)。

2.2.2导管堵塞发生率

20个研究[2-18,20-22]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和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导管堵塞情况,静脉留置针组例,钢针组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图2),静脉留置针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比钢针组低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7,P<0.01)。

2.2.3液体外渗发生率

21个研究[2-22]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液体外渗情况,共计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图3),静脉留置针组的液体外渗率显著低于钢针组(RD=-0.24,95%CI[-0.34,-0.14],Z=4.55,P<0.)。

2.2.4静脉炎发生率

10个研究[2-6,9,16,19-21]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和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静脉炎发生情况,静脉留置针组和钢针组各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图4),与钢针组相比,静脉留置针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增加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1,95%CI[-0.05,0.00],Z=0.25,P=0.81)。

2.3成本数据

2.3.1静脉输液的项目成本

①人力成本:人力成本(A)=医护人员年平均工资/医护人员年工作时间×静脉输液耗用工时(s)。《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医护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元[23];医护人员年工作时间(s)=(-52×2-11)×8×60×60=(s);静脉输液耗用工时为完成静脉输液操作的实际工时均数,包括穿刺前耗时、穿刺耗时和穿刺毕耗时。问卷调查显示,静脉留置针首日静脉输液平均耗时s,次日平均耗时80s,钢针首日静脉输液平均耗时90s,次日平均耗时89s。因此,静脉留置针首日输液的人力成本A首-留-人力=1.44元,静脉留置针次日输液的人力成本A次-留-人力=0.70元,钢针首日输液的人力成本A首-钢-人力=0.79元,钢针次日输液的人力成本A次-钢-人力=0.78元。②护理材料成本:护理材料成本(B)=材料单价×用量。护理耗材包括一次性聚氯乙烯(PVC)输液器、配药注射器、无菌棉签、络合碘、输液贴、速干手消毒液、医用胶带等。通过问医院实际耗材单价以及临床平均用量进行测算,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耗材成本B静-护材=26.86元,钢针的护理耗材成本B钢-护材=20.12元。③总项目成本:苏全志等[24]研究表明,静脉输液的项目成本还包括护理设备折旧与维护成本(C)、作业费用(D)、行政管理费用(E)、教育与科研费用(F)等成本。其中三级公立医疗机构静脉留置针的设备折旧与维护成本为1.52元,钢针的设备折旧与维护成本为1.67元;D=(A+B+C)/(1-G)×G,G为分摊比例,其中一级公立医疗机构分摊系数为15%,二级公立医疗机构为20%,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为25%,本研究取

25%;E=(A+B+C+D)×(3%~5%),其中一级公立医疗机构为取3%,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取4%,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取5%,本研究取5%;F=(A+B+C+D)×(3%~5%),其中一级公立医疗机构取3%,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取4%,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取5%,本研究取5%。此外,两种静脉输液方式的总项目成本还应包括静脉留置针和钢针的产品成本(H),详见表1-2。

2.3.2发生并发症后的项目成本

2.3.2.1发生并发症后的置管成本

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时发生针头/导管脱出、液体外渗、导管堵塞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后均需要重新对患者进行置管,因此该部分成本与患者首日静脉输液的总项目成本一致,即静脉留置针组的置管成本为61.02元,钢针组的置管成本为34.13元。

2.3.2.2发生并发症后的护理成本

①发生针头/导管脱出的护理成本: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发生针头/导管脱出的护理耗材以及耗时进行测算,护理耗材包括棉签以及络合碘。结果显示,两种输液方式的护理耗材成本均为0.16元,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时间为s,钢针的护理时间为s。因此,静脉留置针组发生针头/导管脱出的护理成本为3.14元,钢针组发生针头/导管脱出的护理成本为1.97元。②发生针头堵塞的护理成本: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发生针头堵塞的护理耗材以及耗时进行测算,护理耗材包括棉签、络合碘以及封管液等。结果显示,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耗材成本为10.11元,护理时间为s;钢针的护理耗材成本为0.12元,护理时间为s。因此,静脉留置针组发生针头堵塞的护理成本为11.51元,钢针组发生针头堵塞的护理成本为1.93元。③发生液体外渗/静脉炎的护理成本:通过专家咨询法获知静脉输液中发生液体外渗或静脉炎并发症时,临床上通常采用硫酸镁湿敷、冰敷、热敷、水胶体湿敷以及氦氖激光照射等方式进行护理处置。通过对10名护士进行调研,计算不同液体外渗/静脉炎处置方式的护理耗材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每种护理处置方式的使用比例,进而测算液体外渗和静脉炎的护理成本。本研究中硫酸镁湿敷的护理耗材成本包括硫酸镁、纱布、手套、保鲜袋、治疗巾、棉签、医用胶带等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冰敷的护理耗材成本由冰袋、毛巾、保鲜袋、治疗巾等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热敷的护理耗材包括毛巾和保鲜袋等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构成;水胶体湿敷的护理耗材成本包括水胶体敷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氦氖激光照射护理耗材成本由氦氖激光照射频率、单次照射收费、人力成本构成。测算结果详见表3。

2.4成本-效益分析

根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h~96h(平均留置时间3.5d)[25],本研究假设静脉输液周期为4d,采用两种静脉留置针和钢针进行静脉输液人次。相比于钢针组,静脉留置针组节约的成本=减少的不必要的支出-增加的项目成本,其中,减少的不必要的支出包括降低针头/导管脱出、液体外渗、导管堵塞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而节约的成本。

2.4.1减少针头/导管脱出节约的项目成本

由Meta结果可知,静脉留置针组的针头/导管脱出发生率为5%,钢针组的针头/导管脱出发生率为18%,静脉留置针组比钢针组降低了13%。因此,静脉留置针组避免针头/导管脱出所节约的项目成本为.12元,见表4。

2.4.2减少液体外渗节约的项目成本

由Meta结果可知,静脉留置针组的液体外渗发生率为6%,钢针组的液体外渗发生率为30%,静脉留置针组比钢针组降低了24%。因此,静脉留置针组避免液体外渗所节约的项目成本为.94元,见表5。

2.4.3减少导管堵塞节约的项目成本

由Meta结果可知,静脉留置针组的针头堵塞发生率为3%,钢针组的针头堵塞发生率为10%,静脉留置针组比钢针组降低了7%。因此,静脉留置针组避免针头堵塞所节约的项目成本为.65元,见表6。

2.4.4减少静脉炎节约的项目成本

由Meta结果可知,静脉留置针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8%,钢针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7%,静脉留置针组比钢针组高1%。因此,静脉留置针组比钢针组多花费的项目成本为.85元,见表7。

2.4.5增加的项目成本

静脉输液的项目成本=输液人次×[首日成本+次日成本×(输液周期-1)],由于静脉留置针产品成本高于钢针,因此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项目成本多于钢针,增加的项目成本为.90元,见表8。

2.4.6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综上,静脉留置针组的总项目成本为元,钢针组的总项目成本为元。静脉留置针组节约的成本=减少并发症节约的项目成本-静脉输液增加的项目成本=(++-)-=-元<0(元)。因此,相比较于钢针组,静脉留置针组增加成本元,静脉留置针组总体费用仅增加24%。

2.5敏感性分析

基于静脉留置针产品成本、护理耗材成本等数据来自于专家咨询或问卷调查,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对静脉留置针产品价格、输液贴价格进行单因素敏感分析。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使静脉留置针产品价格降低5%、10%、15%。结果显示与钢针组相比,在静脉留置针产品价格变化时,总费用分别增加23%、23%、22%(表9)。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使输液贴价格等于市场上国产产品价格(1元/个)和进口产品价格(2.5元/个)。结果显示,在输液贴价格变为2.5元时,静脉留置针组总费用仅比钢针组增加8%;在输液贴价格变为1.0元时,仅比钢针组增加2%(表10)。

单因素敏感分析结果显示,与钢针组相比,在静脉留置针产品价格以及输液贴价格变化时,静脉留置针组总费用比钢针组增加2%~23%,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结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的替代产品,因聚氨酯导管材质柔软,对血管内膜机械性损伤小,在血管内留置时间长,避免了反复的血管穿刺,能满足危重患者抢救、围手术期输液、手术中快速输血、补液的要求,在静脉输液中的使用率达到95%以上[26]。同时,循证研究表明,与钢针相比,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药液渗漏、脱管、堵管等输液并发症[27]。

本研究采用二次文献研究设计对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与头皮钢针相比,静脉留置针能显著降低针头/导管脱出、液体外渗、针头堵塞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性。综合成本和效益两方面数据:在周期为4d、静脉输液为人次时,静脉留置针比钢针总体成本增加24%,而不是单价上十几、二十倍的差异。输液贴价格的变化,可使静脉留置针组增加的总费用仅增加2%~8%。

4讨论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卫生技术评估已经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其中第七十八条明确提出,相关部门需展开循证医学和经济学评价,将卫生技术评估的评价结果作为决策依据。结合临床证据和卫生技术评估证据综合评价评估产品的价值将更为合理。

本研究基于已有资料,对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临床效果和经济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尤其是经济性评价弥补了目前国内对于此项研究的空白,对临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医疗保险政策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鉴于本研究获取的数据有限,且为二次研究设计,所得结论仅为初步的、大致的结论,有待后期开展基于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不同医疗产品的价值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的差异,更体现在患者治疗过程包括预后阶段的整体临床获益和经济学效益。在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合理的成本增加是可以接受的[28]。

参考文献

[1]姚晖,朱建英.静脉输液安全通路选择的管理方法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12(3):89-91.

[2]李小梅.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89例儿科应用中的对照观察[J].黑龙江医药,,27(2):-.

[3]熊吴燕.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8(7):-.

[4]赵欣.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9(22):-.

[5]汪晓翠.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5(19):-.

[6]余佳芳.儿科输液应用留置针和钢针的比较分析[J].包头医学,3,37(4):-.

[7]谢金莲.静脉留置针在产妇分娩时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版),3(1):-.

[8]单波.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钢针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3,19(7):-.

[9]屈广花.两种静脉输液方法临床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18(16):42-43.

[10]荣德明,姚荣芳.留置针与头皮钢针在儿科门诊输液的对比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1,38(2):-,.

[11]赵文玲.静脉留置针应用氟尿嘧啶化疗的优越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1,32(12):,.

[12]李丽.静脉留置针在催产素催产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0,26(2):-.

[13]蒋芳.静脉留置针在产程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0,19(17):-.

[14]于永侠,耿立艳.静脉留置针在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0,26(20):-.

[15]谭荣芬.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0,3(20):89-90.

[16]秦凌艳.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9,8(5):68-70.

[17]朱小红,李莉琼.静脉留置针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体会[J].家庭护士,8,6(7):-.

[18]高辉.静脉留置针在产时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0,8(9):87-88.

[19]张金莲,王琼芳.静脉留置针在急救患者的运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3,22(11):-.

[20]周佩艳.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6(3):-.

[21]吴存琼.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5):-.

[22]陆莹甘.静脉留置针在产科分娩中应用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4(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09-01)[-04-30].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中医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zl/2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