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通路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生命线,而透析通路失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住院率、高死亡率的重要愿意。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血液透析管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导致其失功的最主要因素为血栓形成。
内瘘血栓形成是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首要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高龄、糖尿病、高凝状态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加之透析相关低血压、穿刺部位压迫不当及反复穿刺造成内瘘狭窄等原因,易导致内瘘血栓形成。
血栓的形成
①自身血管条件差:常见于高龄、糖尿病、反复静脉穿刺、高血压等因素导致的血管硬化和破坏,或静脉较细,直径2mm等。
②手术操作问题: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内膜,或因动作粗暴引起血管痉挛;吻合口动静脉对位不齐,导致静脉成角扭转;静脉瓣靠近吻合口;吻合时缝合血管尺寸过大、漏血补针缝合导致狭窄等。
③局部压迫:包扎过紧、局部血肿压迫、体位不当致内瘘受压等。
④内瘘使用不当:如过早使用,反复穿刺同一部位,造成静脉壁损伤;透析后压迫止血方法不当、包扎过紧或压迫时间过长。
⑤其他因素:过度脱水及低血压、局部感染引起的浅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膜增生等。
临床表现①搏动、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
②血流量不足
③静脉流出道塌陷
④触及血栓:呈条索状血管
⑤栓塞处疼痛
⑥抽出血液为暗红色
血栓预防避免过早使用
操作规范化
避免内瘘手臂负荷过重
避免内瘘血管作为他用
经验护士操作
防止低血压
抗凝治疗
血管病变的处理
血栓处理尽快联系医生
内瘘再通术或修复术
皮下血肿或内瘘血管硬结形成,给予喜疗妥或理疗处理
每日检查内瘘处杂音及震颤,发现血栓或检查异常,即刻就诊
处理方法
手法按摩
药物溶栓
导管药物溶栓
导管取栓
手术切开取栓
内瘘重建
越早处理,成功率越高24h内最佳,48h后AVF血栓很难再通
药物溶栓
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首选
尿激酶
TPA
溶栓导管溶栓
物理击碎作用
药物溶栓
取栓导管取栓
Fogarty导管;
AVF3-4F;
移植血管动静脉内瘘:4-6F;
取栓顺序:先从静脉端开始,后动脉端。
注意
避免吻合口静脉与动脉成角,避免术中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防止感染;
反复发生血栓患者,一定积极寻找有无内瘘狭窄的因素存在;
尽早给予处理,延长内瘘寿命。
领达九月微课堂开课啦!
微课时间9月27日19:30
微课题目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监测及污染控制
微课内容直播概要1、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生物污染监测
1.1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监测
1.2透析液微生物污染监测
2、透析液生物污染的控制
2.1透析用水生物污染的控制
2.2透析用浓缩物A、B生物污染的控制
2.3透析机水路系统生物污染的控制
2.4系统综合控制生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