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3天停4天阿奇霉素的特殊用法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占到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大环内酯类药物成为肺炎支原体治疗的首选。

其中,阿奇霉素在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方面有着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因此,阿奇霉素的各类剂型均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里面阿奇霉素用法为:10mg/(kg·d),每天1次,轻症3天为1个疗程,重症可连用5~7天,4天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但对于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使用要慎重)。

为何要如此使用呢?

一、药动学特点-半衰期长

1.阿奇霉素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35~48小时。

2.在组织半衰期更长,超过60小时。

3.服药3天后,即使停用,阿奇霉素依然能在体内持续作用3~4天。

二、组织浓度高

1.据研究阿奇霉素的组织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出10-倍,炎症部位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达6倍以上,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很高。

2.服用阿奇霉素3-5天后第12天时白细胞及吞噬细胞内仍能测到一定浓度,10天后血清内仍有0.3-0.6ug/L。

三、药效学特点-抗菌药物后效应

1.与其他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同的是,阿奇霉素药具有明显的“抗菌药物后效应”。

2.抗菌药物后效应(PAE),就是指停用抗菌药物后,药物的血药浓度即使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而细菌仍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被抑制状态,不能生长。

3.虽然从表面上看应用阿奇霉素3天后停掉了,但实际上在停药后,病原体仍旧处于被抑制状态。

四、不良反应特点-减少用药时间,降低胃肠道反应

1.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长病程,通常可持续3周时间,甚至更长。并且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和用药时间成正相关。

2.加上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差,长期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患儿容易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还伴有穿刺处疼痛、皮疹、静脉炎等症状。

3.有文献指出,阿奇霉素导致的肝损伤一般出现在阿奇霉素治疗开始后的1~3周内,主要为肝细胞型。虽然大部分患者能够完全恢复,但仍会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慢性损伤以及严重的并发症,更为严重者甚至需要进行肝移植,特别是ABCB1基因突变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血药浓度升高,发生毒副作用的风险更高。

总结

由于阿奇霉素独特的药代、药效动力学特点,综合考虑抗生素后效应的作用及减少不良反应,在确保疗效的情况下,一般服3天停4天。

—END—

新书推荐

《临床处方审核案例详解丛书——心血管系统疾病》(主编刘春霞、郑萍、陈艳芳)是药师处方审核培训教材的配套教材。

购买方式

请登录分销商购买正版图书。其他分册陆续出版中,敬请期待!??

购买入口

新书限时折扣:39.2元▲识别以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yy/9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