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鲜红斑痣辅助检查手段,最后一种越早检

蒋献教授说:通常情况下,医生根据鲜红斑痣的临床表现即可确诊,并不是所有的患友都需要进行各类辅助检查。但对于皮损不典型或伴有其异常表现的,就需要通过以下辅助检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或鉴别鲜红斑痣相关的综合征,这些辅助检查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帮助。

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友,可进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病理检查主要明确皮损区域血管是否有内皮细胞增生、血管结构是否畸形、异常的血管成分包括哪些、异常血管累及的部位及深度、皮损组织内是否存在其他病理改变。鲜红斑痣主要是毛细血管和后微静脉的畸形而无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这有助于医生结合临床进行确诊。病理检查观察到的病变深度还可以为后续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信息。

2.超声检查

浅表组织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鲜红斑痣无创评价手段。它可以显示鲜红斑痣异常血管的深度、累及范围及血流信号,还能够观察皮下脂肪、肌肉的厚度,判断是否有皮下软组织萎缩或增生;血管多普勒彩超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血管内的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动静脉瘘、狭窄、闭塞及血栓。

3.磁共振检查(MRI检查)

对于鲜红斑痣皮损面积较大,且位于头面部的,或有神经、精神症状的应进行颅脑增强MRI扫描,检查颅内血管及软脑膜是否存在异常,鉴别患友是否为Sturge-Weber综合征。对于皮损面积较大,且位于肢体的应进行MRI检查,必要时应行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是否有皮下软组织是否有萎缩或增生、是否存在深部静脉畸形。为诊断Klippel-Trénaunay综合征、InverseKlippel-Trenauney综合征及Parkes-Weber综合征提供依据同时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4.CT检查

CT检查主要为明确病变部位骨骼是否有肥大或其他异常,为诊断Klippel-Trénaunay综合征、InverseKlippel-Trenauney综合征及Parkes-Weber综合征提供依据。对于怀疑有其他内脏器官受累的,CT检查也可以提供一定的信息。例如,颅脑CT检查可以显示是否有颅内血管病变。

5.X线摄影

X线摄影检查主要为明确病变部位骨骼是否存在异常。X线摄影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但由于X线摄影仅对骨骼病变显示较为清楚,而无法显示血管及软组织病变,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少。

6.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是一种无辐射且不需要注射碘对比剂的血管病变影像检查技术。可以在行MRI检查时同时进行,缺点是分辨率较低。但是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处理获得血管三维立体成像,其显示效果可类似下文提到的血管CTA或DSA检查。

7.CT血管造影

CTA需要静脉注射碘对比剂,能够通过计算机处理重组出血管立体影像。可以一次检查同时显示人体多个部位血管的立体影像,分辨率也较MRA有所提高。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能够消除骨和软组织的影像,仅保留清晰的直径μm以上的血管影像。由于DSA是有创的,因此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而是作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时的成像手段。

9.眼科检查

对于鲜红斑痣皮损位于眼部周围的患友或有眼部症状的患友,需尽早进行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主要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和眼底检查,目的主要是筛查青光眼及脉络膜血管畸形,为诊断Sturge-Weber综合征提供依据。尽早处理眼部异常对于降低致盲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前应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小便常规、心电图等,全麻下行光动力治疗前,还需要再完善输血前全套、术前凝血常规、电解质、胸部X片等检查(具体需完善的相关检查,请遵医嘱执行)。本文转自寻找天使之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yy/8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