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抽血护士,拔针后穿刺部位出现青紫患者家属有没有质问过你?
当我们体检时或做抽血检查时,看到患者基本都有一个惯性的问题,抽血拔针后,棉签一摁,手肘一屈,外套一披,就直接进行下一项检查项目,认为一个小小的针眼有何足挂齿呢?这期间,细心人会在确定一下血止住了没,没有的话,再重新夹紧按压,最后觉得血应该止住了,就把棉签直接丢掉了,之后会发现,采血的穿刺处,已经青紫了,或者还伴有酸痛感。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抽血后穿刺只有一个针眼
其实,静脉采血穿刺处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皮肤针眼,另一个是血管针眼,而这两个,往往因为操作者的手法、进针时的角度、皮肤的脂肪的薄厚、血管距离的皮肤的深浅程度这些方面的不同而不同,你习以为常的按压方式只按压了皮肤的针眼,而忽略了血管的针眼,这也是为什么拔针后棉签要纵向按压的原因。误区二:屈起手臂止血
屈起手臂不能有效止血且容易形成皮下淤血。因为有效降低静脉采血后按压时血管内压力,血液从血管针眼渗漏导致皮下淤血,当你屈起肘部时,阻碍了肘部静脉回血,因而增加了肘部静脉的血管内压力,故血液极易从血管针眼渗出,形成皮下淤血,也就是你看到的抽血部位淤青,简单的来说,就是当橡皮水管破了一个小小的洞,如果你把破洞的前后屈起形成一个夹角,即便你堵住了小洞,水也会由于前后挤压的力从小洞泄出来,而当你把橡皮水管平放,堵住出水点,它就还是朝原来方向继续流动,不易从出水点泄出。误区三:按压时间过短
一定要指导患者按压时间至少持续2min以上,因为伤后的血管自然凝血时间是1~3min,有血液病、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影响血液凝固(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疾病的人、应该适当延长按压时间。除上述外还受体位因素(站立位、采血后的上肢自然下垂等)、穿刺部位上方加压因素未解除等有关。3.部分患者习惯以无菌棉签揉搓穿刺部位等。所以对患者在采血后进行正确的按压方式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哪怕是再简单的操作,我们专业但病人又不懂,护士如果在拔针后没有给予患者正确的按压指导,那青紫的出现我们肯定是有责任的,如果我们给予了正确的指导,但患者没当回事,那也是有责任的,所以建议静脉采血后要正确给予宣教。为患者正确宣教:1.采血完毕护士将无菌棉签纵向斜式按压住皮肤和静脉两个穿刺点后。2.对采血后取站立体位的患者指导其将上臂抬起或反折,避免下垂,并稍减少活动。3.一定要指导患者按压时间至少持续2min以上。4.指导患者采用持续按压方式,避免揉搓穿刺部位,旋转棉签等不正确动作,是持续按压,而不是间断按压,抬起棉签看看,不行又再按压,反复进行,这种也是不可取的。5.掉了棉签时,操作护士立即给一根无菌棉签,并嘱患者采血后穿刺点保持24~48h内干燥,以避免发生静脉炎;对出现皮下血肿、淤斑现象者,24h内不要采取热湿敷和红外线照射等治疗,以減少皮下组织出血。6.将上肢撸起的袖口采血完毕后及时撸下,解除穿刺部位上方的压力如图所示: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大家留言!参考文献
[1]高髙荣花,彭祝宪主编护理技术操作手册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40
2]姚泰主编生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医院心内科:宋趁玲邵娜
手术室护理ID:ORNURSES投稿邮箱:ORNURSES
VIP.QQ.COM 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