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置管后48-72小时,是导管或穿刺鞘对血管内膜及静脉瓣机械性刺激引发变态反应导致的炎症,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血管痉挛和血管内膜损伤,临床症状表现为穿刺点及周围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我们可以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1、置管前一定要充分评估预置管静脉,尽量选择管径较粗,静脉瓣较少,无分支的静脉,首选贵要静脉。
2、导管要选择柔软,组织相容性高的导管,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同时尽量选择管径较细的导管。
3、根据患者情况尽量选择超声引导下的上臂穿刺,可避免手臂屈曲时导管与血管壁的摩擦,从而引发机械性静脉炎。
4、置管过程中尽量解除患者紧张情绪,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避免因紧张造成血管痉挛引起送管困难,造成血管内膜损伤。
5、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送管前要生理盐水充分浸润导管,最大限度减少机械性摩擦,送管动作是要缓慢、轻柔,有阻力不要强行送管,正确摆放置管体位可减少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
6、置管后当天尽量减少活动以促进血管内膜的修复。
7、置管24小时后,输液间歇期可避开穿刺点沿置管静脉走形给予热敷,每天30分钟,连续三天。
8、可沿置管静脉走形外用康惠尔透明贴或苏肤软膏,能有效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9、正确固定导管,消毒液要充分待干后再粘贴透明贴膜,粘贴后导管和贴膜之间要进行塑形,以免因粘贴不牢而至的导管随手臂活动反复摩擦,造成血管内膜损伤,从而引起机械性静脉炎。
10、嘱患者日常生活中置管侧手臂不要过于用力,也不要做频繁屈伸的动作等。
作者:徐海燕,通讯作者:张丽娟
孩子会不会得白癜风国外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