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一旦发生就十分凶险,几乎被戴上了象征死亡的标签,那就是肺梗塞或者叫做肺栓塞,我们常看到产妇羊水栓塞很快死亡的报道,殊不知,导致肺梗塞最常见的原因却不是羊水栓塞,而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静脉血栓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比如长时间久坐(坐飞机经济舱时间过久,经济舱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病变、静脉炎、静脉瓣功能异常、长期卧床、下肢手术或外伤制动等情况,就很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与实验,各种致病因素比较具体了,而且可以使用一些检测方法予以证实它的存在。
1、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很多原因可以引起下肢静脉血回流淤滞,如长时间的被制动或者无法运动、长期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等情况。手术患者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引起静脉流速减慢也很常见。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静脉回流就没有了原动力。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松弛,静脉血液回流动力缺乏,都可以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2、任何原因的深静脉壁损伤
(1)化学性损伤:通过下肢的浅静脉注射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比如抗生素、有机碘、高渗葡萄糖等,都可能不同程度刺激静脉内膜,引起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
(2)机械性损伤:下肢深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以及骨折碎片创伤等各种外伤,也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损伤髂总静脉等,都可能发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一些化脓性的血栓性静脉炎,可以因为静脉周围感染引起,这类情况不是很多见,比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远端的足部化脓感染,也可以形成栓子。
3、血液高凝状态
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分为先天性高凝和后天性高凝两大类,先天性高凝主要原因有血栓抑制物缺乏、纤维蛋白原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等,而后天性高凝状态原因常见的是创伤、休克、手术、肿瘤、长期使用雌激素、怀孕、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疾病等等。另外,各种手术后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增加了血液凝高凝状态,烧伤和严重脱水可以导致血液浓缩而增加血液凝固能力。晚期癌肿癌细胞破坏组织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某些酶的活性增高,可以降低抗凝血酶,增加血液的凝固度。还有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深静脉血栓常见的表现是一侧下肢突然肿胀、颜色发青。患者局部可以感到疼痛,走路时会加剧。轻者局部仅有沉重感,站立时症状会加重,而严重的卧床不起会明显肿胀并疼痛。
医生做体格检查时,或发现一些相应的体征:
①患肢肿胀单纯依靠肉眼观察肿胀的程度是不可靠的,肿胀的发展程度,应该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
②压痛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常常可以有压痛,医生在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时,应该注意这些部位的压痛;
③Homans征这是一个特征的体征,把脚向背侧突然快速用力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当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
④浅静脉曲张慢性的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逐渐曲张,在发病1、2周后常常可以见到浅静脉曲张的外观。
不过,也有些病人可能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诊断困难的静脉血栓形成,可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或者造影检查。
1、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
近年来对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法有很大进展,采用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超声波检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
2、下肢性静脉造影
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和范围。注意,使用造影剂后,应该再快速注入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管腔,减少造影剂刺激,防止浅静脉炎。
3、造影X线片
可以显示静脉内球状或蜿蜒状充盈缺损,或发现静脉主干不显影,远侧静脉有扩张,附近有丰富的侧支静脉,均提示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4、实验室检查
通常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它的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D二聚体阴性一般可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阳性者,提示需要进一步做影像检查,以确认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最主要的还是下肢静脉血栓怎样才可以安全的治疗,一旦发现深静脉血栓,很多医生会不顾一切的就去使用溶栓药物,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容易发生的致命并发症就是肺栓塞,必须记住,没有下腔静脉栓子拦截装置,严禁静脉溶栓。通常治疗基本原则如下:
1、发现静脉血栓应该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
通常腿部抬高和初期卧床休息可缓解伴有急性腿部肿胀的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疼痛,但是,严禁过多的活动下肢,以免栓子脱落发生肺梗塞的危险。卧床时间不宜过长,过去卧床休息1~2周的传统方法并不可取,过度限制活动可能加重静脉血栓。而早期下床适当活动可使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得更明显,值得注意。
2、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无疑是最直接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无保护溶栓风险过高,非常容易造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溶栓治疗应该在下腔静脉植入滤器,可以有效拦截掉下来的血栓,起到阻止肺梗塞的作用。只有很好的确认下腔静脉滤器安全可靠,才可以放心的进行下肢静脉溶栓,我们不主张全身使用溶栓药物,局部使用最佳,药物可以选择非常廉价的尿激酶,也可以选择比较昂贵的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并没有显著区别。还有一种经静脉插管导管接触性溶栓,操作相对麻烦,其实只需远端浅静脉穿刺静脉注入溶栓药物就很好。但是,无论什么方式溶栓,都必须确认保护设置的安全有效才可以,不可盲目溶栓。
3、抗凝疗法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抗凝治疗,正确地使用抗凝剂可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一般急性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逐渐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等。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等使用更广泛,更安全。
4、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究竟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仍有争议,通过长期的抗凝有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复发,对于相对简单的因素比如手术或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时间3个月就可以了。而对于特发性深静脉血栓,抗凝时间需要延长,一般建议抗凝时间应该持续6~12个月。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且具有抗凝脂抗体或两项以上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者,抗凝时间需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有两次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推荐终身抗凝。
5、手术治疗
对于难以溶栓、难以通过其它方法解决的下肢静脉血栓闭塞的病人,或者髂静脉较大血栓,严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者,为挽救病人肢体,应当采取手术切开取栓治疗。
科普知识,很有意义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