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骨质疏松症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元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5346.html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对骨质疏松症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1)骨组织量减少这是最基本的病变,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只导致单位骨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的减少,即骨密度降低,留下的骨组织的化学组成并没有改变;

(2)骨的微结构异常骨量逐渐减少,先使骨变薄变轻,骨小梁变细。骨的继续减少使一些骨小梁之间的连接消失,甚至骨小梁也消失。这种情况在人的中轴骨表现较为清楚。中轴骨即脊柱,其椎体内部由海绵样网状结构的松质骨构成。当骨小梁消失,可使孔隙变大,原来有规则的海绵样网状结构,变成不规则的孔状结构。这就破坏了骨的微结构;易于骨折。

(3)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由于上述两种改变,皮质骨变薄,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孔隙变大,这样的骨支撑人体及抵抗外力的功能减弱,脆性增加,变得容易骨折,当骨密度严重降低时,连咳嗽、开窗、弯腰端水这样的小动作也可能导致骨折。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骨折,即非暴力下的骨折,通常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原因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可引起全身骨痛。另外,由于骨质疏松其骨的承重能力明显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长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劳、劳损,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为甚。

2)身高缩短、驼背:

它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变形而引起的,也是临床上的重要体征之一。

3)骨折

脆性骨折为骨质疏松的最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富含松质骨的区域,主要在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其中尤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由于骨折后必须要卧床,故容易发生肺炎、静脉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心脑血管异常,据国外报导有10~20%的病人在发病第一年内死亡,一半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骨密度描述了骨的矿物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价骨的力学性能。目前,基于双能x线(DXA)的骨密度仍被认为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测定骨密度的指征:(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3)脆性骨折史或(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5)x线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7)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

总之,在诊断骨质疏松症时应结合风险评估、临床症状、骨密度和骨代谢标记物测量作出综合诊断。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一、抗骨质疏松药物

1、双膦酸盐类药物是迄今为止临床应用时间最长的抗骨吸收药物,其疗效确切,有多种剂型,根据患者依从性可选择不同类型药物进治疗骨质疏松。最近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连续应用不同三种剂型的双膦酸盐3~5年,患者髋部骨密度仍可观测到持续增加。临床常用的是唑来磷酸注射液5mg,静滴,1/年,连续3年。

2、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并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减少骨量丢失。国外研究证明,降钙素能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可降低发生椎体及非椎体骨折风险并能明显缓解骨痛。临床常用的是鲑鱼降钙素50IU,肌注,1/日。

3、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维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成年人维生素D推荐剂量IU/d;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故推荐剂量为~IU/d。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应为~1IU/d。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VitD水平/30ng/ml(75nmol/L),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

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3的最重要活性代谢产物之一。通常在肾脏内由其前体25-羟基维生素D3(25-HCC)转化而成,正常生理性每日生成量为0.5~1.0μg,并在骨质合成增加期内(如生长期或妊娠期)其生成量稍有增加。骨化三醇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调节骨的矿化。单剂量骨化三醇的药理作用大约可

持续3~5天。绝经后骨质疏松:推荐剂量为每次0.25μg,每日二次。服药后分别于第4周、第3个月、第6个月监测血钙和血肌酐浓度,以后每六个月监测一次。

4、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mg。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得钙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钙剂~mg。补充钙剂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并密切观察患者结石发生情况和不良心血管事件。

二、骨质疏松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骨水泥注射成型术

针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一种微创手术,作用是可以比较快速地增加骨折椎体的稳定性,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针对患者个体情况有选择的运用。同时全身性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也必不可少,否则全身性的骨质疏松没有得到改善,很容易再次出现相邻椎体骨折。

医院脊柱外科马中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yy/11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