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笔记有温度,接地气的医护科普笔记。
本文作者:徐艳秋
医院
病例记录
患者老年女性,于.7.:00因"间断呕吐1月余”以“高血压3级、冠心病、右下肢骨折”收入我科。患者于1月前摔伤右下肢后开始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鲜血、咖啡色物质,偶有气喘,无发热,在家输液治疗,患者症状时轻时重,进食量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多年,最高达/mmHg,脑出血病史2年。患者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差,言语尚清晰流利,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基本正常。入院后给予活血化瘀、保护胃黏膜及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7.17患者因进食量偏少,12:00遵医嘱给予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mlivdrip,开始时滴速20滴/分,患者未诉不适,将滴速调至40滴/分,持续静脉输注。15:30患者突发寒战,立即通知医师,同时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测体温37.6℃,测量血氧饱和度97%,嘱增加盖被。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iv,给予血培养+药敏急查,持续氧气吸入2升/分通畅,患者停药后症状逐渐减轻,体温降至正常。综合考虑:脂肪乳引起的过敏反应。病例总结分析
一、什么是脂肪乳?
脂肪乳注射液为白色乳状液体,是一种能量补充药,由注射用大豆油经注射用卵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的灭菌乳状液体,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脂肪乳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须脂肪酸,用于胃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及必需氨基酸,预防和治疗人体必须脂肪酸缺乏症。
适用于因消化道疾患吸收障碍、新生儿、早产婴儿、手术前后、肿瘤、长期昏迷等不能进食或大面积烧伤等各种需要补充脂肪营养的病人。
二、脂肪乳的不良反应:
可引起体温升高,偶见发冷畏寒以及恶心、呕吐。
其他副作用用比较罕见,包括:1.即刻和早期副作用:高过敏反应(过敏反应、荨麻疹、皮疹),呼吸影响(如呼吸急促)以及循环影响(如高血压/低血压)。溶血、网状红细胞增多、腹痛、头痛、疲倦、阴茎异常勃起等。
2.迟发副作用:长期输注本品,婴儿可能发生血小板减少。另外,长期静脉营养时即使不用本品也会有短暂的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偶可发生静脉炎,血管痛及出血倾向。
3.病人脂肪廓清能力减退时,尽管输注速度正常仍可导致脂肪超载综合征。脂肪超载综合征偶尔也可发生于肾功能障碍和感染患者。脂肪超载综合征表现为:高脂血症、发热、脂肪浸润、脏器功能紊乱等,但一般只要停止输注,上述症状即可消退。
休克和严重脂质代谢紊乱(如高脂血症)血栓患者禁用。轻度肝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碍者,患严重细菌性败血症者,在温箱的早产儿慎用。
经验分享:
1.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输液器输液。
2.使用脂肪前应检查药液是否有变色、沉淀,如瓶内出现油、水分离现象(发现液面漂浮油滴)则不可使用。
3.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发热、寒战、胸部压迫感等急性症状。20%脂肪乳注射液ml的输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
4.掌握脂肪乳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大豆蛋白过敏者慎用脂肪乳,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5.脂肪乳浓度比较大,属于高渗性药物。输注脂肪乳时选择粗直及弹性好的血管,可与葡萄糖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通过Y型管道混合后输入体内,以降低药液浓度。
6.在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尤其对于输注易过敏药物,护士应加强巡视,注意输液是否通畅,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胀痛、红肿、渗出、水肿等异常征象。
7.在输液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师,保留静脉通路,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遵医嘱用药,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上报表,安抚患者,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如有异议,立即启动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封存输液器及剩余液体,立即送检。
8.静脉滴注时药液必须保持室温温度,以免发生静脉炎和血管痛,一旦冰冻即不能再用。
脂肪乳
外渗的处理
1.一旦发生脂肪乳外渗,应立即停药,断开输液器,保留穿刺输液的头皮针头,然后接无菌注射器尽可能抽吸渗到血管外的药液后迅速拔针,压迫针眼2-3分钟。2.较少药液外渗者,尽量抽吸血管外渗出药液后,立即硫酸镁局部冷湿敷。3.药液外渗范围较大者,尽量抽吸外渗药液,还可在渗出部位多出注射透明质酸酶,促使皮下局部渗出液扩散加快而利于吸收,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酸-u加入0.25%普鲁卡因注射液10-15ml中,局部封闭以促进弥散、吸收。参考文献:
1.朱艮.刘玉梅.李忻,一例中/长链脂肪乳致严重迟发性过敏反应的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实用药物与临床》,,21(1):28-30
2.张云玲.贺思勋.朱学应,33例患者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安徽医药》,(5);-
医护笔记有温度,接地气的医护科普笔记。以上内容如未注明出处,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我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编者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