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能“活血化瘀”?这些“朋友圈传言”不能信!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对老年人来说更甚,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流传一种说法,那就医院要求输液,说是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答案是否定的,通过输液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虽然通过输液的方式,可以临时增加血液中的水分,但是这些水分没过多久就会被排出体外,无法起到降低血粘度的作用。如果想用增加液体摄入的办法降低血粘度,喝水是更经济、安全、持续有效的方式。我们都知道,药物的药效是有时效性的。输完液后,数小时至数天后药效即会消失。部分患者认为,输液的药效要比口服用药的药效更明显,通过输液,能去除斑块。实际上,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目前,还没有药物(包括静脉用药)能够让粥样硬化的斑块彻底消除。据统计,临床上75%的药物不良反应与静脉输液有关。输液药物纯度不可能做到%,可能会引起过敏。此外,输液本身也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包括发热、静脉炎、静脉栓塞等。输液可能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损伤之处容易出现脂肪沉积,进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个说法本身没有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没有依据。而现有的文献经过科学对比,并没有发现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与非输液预防有明显差异。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靠谱,遵医嘱科学治疗是关键。心脑血管疾病是慢性病,患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治疗疾病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把功夫下到平时,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via医院)来源:北京在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