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GPS导航隆回县人民医院开展邵阳市

近日,医院内七科(肿瘤血液内分泌内科)成功为一名需长期化疗的结肠癌术后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这是医院开展的首例,医院首例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整个技术操作严谨有序,送管顺利,且术后经拍片证实导管位置理想,达到了预期效果,患者无并发症及任何不适。此技术的开展给患者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的静脉通路,标志着我院静脉穿刺技术正致力于向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发展。

内七科护士长王丽丽和护士钱凯丽、罗晓宇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突破了在因病情需要,病人血管条件不好或困难外周静脉在直视下行传统盲穿置管成功率低的技术瓶颈

在X光下的导管显影显示置管成功

那么,您了解PICC吗?让小编带您一起揭开PICC的神秘面纱吧!

PICC是什么?

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

是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插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末端,与右心房交界处。

与传统的PICC置管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可通过动态图像直观地显示血管位置和解剖结构,增加穿刺的精确性,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减少了肢体活动对导管的摩擦和牵拉,避免了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感染、血栓等)的发生。

哪些患者能用PICC置管术?

需长期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需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需要每日多次采集血样等。

PICC的使用寿命与益处

置留时间长达数月至一年

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能保护外周静脉

置管成功率高、风险低、创伤小、外周留置率低,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通讯员:王丽丽、罗晓宇

编审:刘艳阳

编辑:隆伟文

赞赏

长按







































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jlian.com/jyss/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