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
作者:王华[1]、陈千益[1]、费哲为[1]、郑恩栋[2]、杨章慧[2]、黄孝王[2]
单位:上海交通大医院崇明分院[1]、医院[2]
目的探讨利用血流动力学纠正术(CHIV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年4月-年4月住院并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病人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CHIVA组,利用CHIVA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病人满意度以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
结果CHIVA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CHIV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利用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血流动力学纠正术;疗效;安全;术后疼痛;住院时间
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日趋增高,而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1-2]。下肢静脉曲张传统的隐静脉高位结扎和隐静脉、曲张静脉的剥脱切除术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标准手术方法[3],但是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较高,创伤大,且较难恢复[4]。血流动力学纠正术(CHIVA),这种手术方法完全改变了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治疗理念,保留了浅静脉系统和纠正它们的功能,恢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引流[5-6]。本研究拟通过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和传统手术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年4月—年4月住院并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病人例,随机分为CHIVA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确诊,均有深静脉血流通畅,而隐股静脉瓣膜处有血液反流现象。CHIVA组采用CHIVA技术治疗,男36例,女44例;年龄21岁~68岁(52.3岁±12.7岁);病程3年~28年(16.1年±3.7年)。依据CEAP临床分级[7],包括C2:5条,C3:19条,C4:21条,C5:14条,C6:21条。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男39例,女41例;年龄19岁~65岁(51.5岁±14.1岁);病程2年~30年(17.2年±4.2年);依据CEAP临床分级,包括C2:7条,C3:17条,C4:23条,C5:15条,C6:18条。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C2~C6级,无手术或硬化剂治疗史;深静脉功能正常。排除标准:病人70岁以上;无行走能力或腓肠肌功能不全;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肾衰、肝功能不全、心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史。
1.3研究方法
1.3.1CHIVA技术治疗
利用1%利多卡因针皮下注射局部麻醉,通过紧靠深静脉行隐静脉或反流的穿支静脉高位结扎、离断,不留残端,远端血管切除4cm~5cm,消除静脉高压;紧靠隐静脉结扎、离断分流的分支静脉,不留残端,远端血管切除4cm~5cm,从而切断异常分流。对无引流功能的次级静脉行微切口点式切除进行点式剥脱术;保留隐静脉主干,保留正常功能的穿支静脉,保留存在正常穿支的次级曲张静脉(见图1~图2)。术后利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病人立即下地行走,步行离开手术室。并进行术后功能锻炼,促进浅静脉的回流,预防血栓的形成。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
1.3.2传统手术治疗
对照组病人患肢利用传统手术治疗,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抽剥术,小切口切除或剥除曲张属支血管点状。SEPS术治疗伴溃疡的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超过Ⅲ°并伴反流。术后处理同CHIVA技术组。
1.4观察指标
各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病人满意度以及随访1年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估利用服用止痛药次数分析,疼痛轻微为未服用止痛药,疼痛严重为服用止痛药1次以上。术后不良反应包括血栓形成、感觉缺失、皮肤淤斑、隐神经损伤、深静脉损伤、静脉炎、切口感染等。术后病人满意度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8],依据治疗后静脉曲张、不良反应和不适症状等分析,1分为非常不满意;2分为不太满意,3分为比较满意,4分为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下肢静脉曲张反流情况比较
研究对象共有72例(45%)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并伴随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HIVA组37例,对照组35例。其中CHIVA组肢体Ⅰ°~Ⅱ°反流12例,Ⅲ°以上反流13例,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合并溃疡5例。对照组肢体Ⅰ°~Ⅱ°反流14例,Ⅲ°以上反流12例,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合并溃疡4例。两组病人下肢静脉曲张的反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结果显示,CHIVA组病人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比较,CHIVA组病人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利于病人的快速恢复,并可节省医疗消耗和住院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详见表1。
2.3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随访1年,根据复查结果计算术后复发率。结果可见,在术后疼痛比较,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术后疼痛严重发生率较高,而CHIVA组病人术后多为轻微疼痛,术后疼痛严重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HIVA组病人1年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减轻病人疼痛,且疗效稳固,因此可降低术后复发率。详见表2。
2.4两组病人术后满意度调查
分析各组病人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可见,CHIVA组病人总体满意度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5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
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包括血栓形成、感觉缺失、皮肤淤斑、隐神经损伤、深静脉损伤、静脉炎、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可见,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CHIVA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讨论
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伤口较大,且较难恢复,会导致较高的复发率,从而进一步引发更加复杂的下肢静脉曲张病理改变,增加治疗难度,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9]。而近期兴起的腔内激光治疗、硬化剂治疗、射频治疗等技术属于微创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其治疗机制仍旧基于传统手术的治疗原则,因此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10-11]。CHIVA手术方法与既往使用的传统手术治疗理念,在保留浅静脉系统和纠正其功能的同时,可以恢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引流。CHIVA技术有两条不同于传统手术的重要原则:①通过反流处的高位结扎以阻断静脉反流,阻断导致静脉曲张的静脉反流高压;②保留有穿支引流功能的曲张静脉,不行曲张静脉的完全切除,这样保留的曲张静脉有利于皮肤的静脉引流,可阻止静脉曲张的复发,同时可作为将来可能需要血管旁路的手术材料,而传统手术是要求完全或大部分切除曲张静脉[12]。本研究分析入选例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静脉反流情况,72例(45%)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并伴随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因此适用于CHIVA治疗。但是CHIVA技术完全不同于传统手术的原理CHIVA技术仍未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尤其在国内尚未全面展开。
本研究通过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和传统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证实利用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住院时间短于传统手术治疗,说明其有利于病人的快速恢复,并可节省医疗消耗和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利用CHIVA组病人术后疼痛多为轻微病人,术后疼痛严重发生率显著降低,CHIVA组病人1年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国外文献报道利用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一致[13]。本研究进一步证实用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减轻病人疼痛,且疗效稳固,因此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分析术后不良反应包括血栓形成、感觉缺失、皮肤淤斑、隐神经损伤、深静脉损伤、静脉炎、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证实CHIVA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无隐神经损伤和深静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因此CHIVA技术较传统手术降低了隐神经损伤几率,同时提高病人术后的劳动能力,目前尚未有CHIVA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报道[14-15]。
利用CHIVA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复发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医疗消耗,为临床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提出新的策略和依据。
原文来源:万方数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