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愈么 http://pf.39.net/bdfyy医院订阅哦
案例分享
PICC置管后湿疹性皮炎1例
患者,女性,37岁,乳腺癌术后。因治疗需要,在右上臂置入PICC导管一根。-12-19,患者诉局部皮肤发痒难忍,影响睡眠,要求处理。护士小A在揭开敷贴时发现沿导管走向的皮肤有湿疹性皮炎。经评估,从PICC导管在皮肤上留下的痕迹来看已经是第二次更换敷贴以后出现的改变了。
导管下发生湿疹性皮炎
原因分析
文献报道,肿瘤患者PICC相关湿疹性皮炎的发生,可能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
如果是在春夏季节,由于天气炎热、潮湿,肿瘤患者化疗后体质虚弱,稍一活动就易出汗,汗液积聚在贴膜下,局部皮肤因汗液的刺激就易发生湿疹;
PICC留置期间,局部皮肤反复受消毒液、油脂、污垢和敷贴中粘胶的刺激;
部分患者化疗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皮肤因反复接触敷贴和导管发生过敏,往往表现为湿疹的范围与导管在皮肤上固定的形状一致。
局部处理
1.局部用碘伏消毒,待干;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待干;2.取水胶体溃疡贴(4cm*6cm)一个,固定在穿刺点周围;3.取水胶体透明贴(10cm*10cm)一个,用无菌剪刀剪去一半,固定在有问题的皮肤之上;
4.取3M透明薄膜敷料固定导管。
后续追踪
-12-21:更换敷贴2天后,沿导管走向水胶体溃疡贴可见少许白色胶冻状渗出,穿刺点有少量渗血。患者自诉自从换上水胶体敷贴后未再出现皮肤发痒,感觉很舒服。
-12-24:更换敷贴5天后,可见穿刺点处的水胶体溃疡贴白色渗出物有所增加。患者自我感觉无不适。予再次换药。
九个技巧
水胶体换药步骤详解
1.揭开敷料时,注意勿将导管拉出,并注意无菌操作。
2.养成用照片记录伤口皮肤问题的习惯,有图有真相,赛过文字描述。注意拍照的光线、部位等。
3.对有问题的皮肤,不建议用酒精擦拭,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建议用碘伏消毒,待干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在固定前,务必等皮肤自然干燥。
4.裁剪水胶体溃疡贴敷料时,注意留出比导管略大的小孔,一可以避免导管被挤压,二可以吸收穿刺点的渗液。
5.注意将水胶体固定在有问题的皮肤之上,导管安放在水胶体之上,以隔离导管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6.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时,注意将水胶体敷料固定其中,这样可以增加导管固定的牢固度。
7.用胶带固定导管时,避免将胶带直接固定在皮肤之上,以免刺激皮肤。
8.延长管部分固定时采用高举平台法,避免对皮肤造成压迫。
9.记录换药日期,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以免患者发现水胶体有白色渗液时误认为“化脓”。
知识链接
水胶体敷料是在湿性愈合原理指导下发展而来的一类新型伤口敷料,具备保持伤口湿润、吸收渗液、自溶性清创、加速伤口愈合、保护暴露的神经末梢等优点。水胶体敷料自带黏边,无需胶带固定,使用简单方便。且便于裁剪,可根据不同部位的结构特点,做成不同厚度和形状,较好的贴合于压疮、下肢动静脉溃疡、静脉炎、手术切口及烧伤创面等部位。因此,水胶体敷料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
三个理由
水胶体在湿疹性皮炎中的应用
■水胶体敷料可用于固定PICC导管。研究证明,用不同敷料固定PICC导管时,使用水胶体敷料组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概率最低,效果最好。此外,过敏体质和易出汗的患者也可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静脉导管的固定,在降低局部皮肤过敏及感染发生的同时,还可延长更换敷料间隔的时间,节约了护理成本。
■水胶体敷料可治疗置管性皮炎。随着PICC置管技术的普及,许多研究发现长时间留置PICC、反复更换敷料,致使穿刺点周围皮肤易发生过敏性皮炎,影响患者休息、睡眠,严重者甚至需要拔管。水胶体透明贴具有吸收性和自黏性,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减轻创面疼痛,加快血管内膜修复,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阻止微生物通过等作用。其外贴治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治愈局部皮炎,且在使用中不出现残胶与撕脱现象,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与依从性。
■治疗自身敏感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外伤及手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患者大部分均伴有疹痒较剧,如合并溃疡、糖尿病,或继发感染时,患者皮损处都会疼痛。水胶体敷料有促进组织生长和生物活性等作用,其闭合环境也可以加快角质细胞的游动从而促进浅表伤口的上皮形成,加速愈合,患者满意度好。
四个要点
PICC相关性湿疹的预防
No.1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在消毒皮肤前,用酒精棉球或棉棒擦拭导管周围皮肤3遍以上,彻底清除局部的粘胶、油脂和污垢。
No.2在贴敷贴前,局部皮肤和导管应充分待干。消毒时,最后一个棉球或棉棒可以挤干后再消毒,确认干燥后再贴贴膜。
No.3导管维护的频率也应根据季节和患者局部皮肤的情况适当调整。在炎热、潮湿的季节,可以进行维护2次/周;若患者感觉局部潮湿、有痒感时随时维护;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可以选择水胶体敷料及透气性好的透明薄膜敷料。
No.4带管出院的患者,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夏天应控制室温在25~26℃,避免剧烈运动而出汗;告知患者洗澡应选择淋浴,淋浴前需用保鲜膜缠绕穿刺点(保护范围至少10cm)2~3周,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观察敷贴是否被淋湿,若被淋湿则立即更换;避免用穿刺侧肢体提拉重物,平时要加强穿刺处皮肤的观察,穿刺点有渗液、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查找原因予以处理。
参考文献:
1.秦艳梅,付喜秀.水胶体敷料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全科护理,,15(20).2.石妍,张慧瑛,等.水胶体敷料在临床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护理学报,,23(22).3.吴萍,杨京红.PICC相关性湿疹的护理.中外医疗,,27.文章转载自“医学界护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