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10年的研究中,未破裂颅内动静脉畸形及相关动脉瘤(统称为bAVMs)每年有近1%的颅内出血风险及12%的1年病死率。目前对bAVMs的介入治疗包括:神经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因为介入治疗可能会产生并发症,而未经处理的未破裂bAVMs临床过程可能是良性的,所以一些患者倾向于保守治疗(没有干预措施)。目前未破裂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指南,支持介入治疗及保守治疗两种方法。
未破裂bAVM的介入手段与保守治疗对比的研究显示短期介入治疗危害大于保守治疗,但长期效果一直是未知的。来自爱丁堡大学的Salman博士等,开展了干预治疗及保守治疗对bAVMs患者长期预后影响的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23日的JAMA杂志上。
该研究为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纳入苏格兰地区-年及-年间名年龄大于16岁,初次诊断为未破裂bAVM的患者;并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为期12年的随访。研究分为两组:保守治疗组以及介入治疗组(单独或联合使用血管内栓塞、神经外科切除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段)。
使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主要结局:死亡或任何原因引起的持续发病进行比较,通过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连续两年评分大于等于2分(0分为无症状,6分为死亡),次要结局为bAVM导致的非致命性的卒中或死亡。
在名患者中,名接受了介入治疗。同保守治疗组的患者相比,介入治疗组的患者更年轻并且更易出现癫痫发作。在中位时间为6.9年的随访中,保守治疗组患者最初4年内主要结局(死亡或持续性发病)的发生率更低,但是随后两组比率相似。另外经过12年的随访显示,保守治疗组患者次要结局的发生率更低。
研究指出,对16岁或更年长的bAVM患者来说,保守治疗相比于介入疗法,长期临床预后更好。但仍需要开展为期更长的随访来研究这种优势能否一直持续。
来源:丁香园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