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舒宁农业”
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地块作番茄育苗地和栽培地;大田种植时要开挖好腰沟和围沟,作成宽1.2m左右的畦面,相邻种植畦间开深30cm、底宽20cm的沟,以利于排水降湿。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
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松土除草宜浅不宜深,以免伤及根系造成伤口,并防止地块过度缺水或湿度过大;番茄叶片上雨露未干前不宜进行施肥、除草、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以防病害传播;生长期出现中心病株、病枝叶、病果应及时清除,由于该病害一般由植株下部开始向上扩延,及时清理病枝叶不仅可增加通风透光,还可减少病原菌的再次侵染;培土、清除脚叶、打顶等操作应做到先健株后病株;施肥时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蕾肥”,一次性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为主,尽量少用化肥,避免偏施氮肥,施足磷、钾肥,增强其抗病性。
4膜下灌水
在有条件的番茄种植区,宜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不仅可合理地节约用水、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田间小气候,还可减轻病虫草的为害。一般于定植前15天左右开墒并按地形铺设滴管,上茬杂草较多的地块,可按使用说明喷洒百草枯等除草剂,然后覆盖黑色或银灰色膜,用土把地膜封好、压实。通过提前覆膜结合云南热区夏秋季的高温,可杀死部分病原菌和杂草。采用膜下滴灌可在番茄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需求进行控制,生产实际中也发现此措施大大降低了病害的发生、流行,值得产区大量推广使用。
5药剂防治
目前在化学防治上,还没有能有效治愈番茄细菌性疮痂病的农药,主要是应用铜制剂进行预防和防治。在植株未发病时可用农用链霉素等进行全株保护性喷雾;在发病始期,可使用铜制剂农药抑制病原菌蔓延,间隔7~10天进行1次;发病盛期可适当增大药剂使用浓度和缩短施药间隔期,每3天1次,连续施药2~3次后观察5~10天,再根据防治效果和病情确定下一个施药周期。通过生产实际,笔者推介如下农药制剂,以供参考。如:77%氢氧化铜倍液、50%琥胶肥酸铜倍液、47%加瑞农(春雷?王铜)倍液、90%新植霉素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倍液,或5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倍液、20%冠菌清(氢氧化铜)粉剂倍液、14%络氨铜水剂倍液等,在病害的化学药剂防治过程中,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药剂应注意轮换使用。
随手转发到农业群或朋友圈,你所看到的,或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何况还有好礼相赠!现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最给力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