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提出,基因测序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型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近十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飞速发展,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为不断提高血液疾病专业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北京护理学会于年6月7-8日在北京举办“血液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论坛”。此次培训有20名护理学会委员参与其中,并邀请了国内知名医学专家、临床护理及管理专家,围绕专科护理、感染防护、疾病预防及护理、护理科研等方面做专题学术报告。北京地区余名护理同仁及其他省市20余名护理同仁参加了此次培训。
首先,北京护理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霞致开幕辞。颜霞主任委员强调了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通过培训有所收获,并将习得的知识带回临床,与同事们分享,使血液病护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得到推广,让更多护理同仁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飞速发展。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与大家分享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时代——告别供者来源的缺乏。黄晓军所长医院血研所医护团队,打破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的发展困局,克服种种困难,建立了国际同行认同的原创单倍型移植体系——“北京方案”,推动了全球单倍型相合移植的发展,为“人人都有供者”做出了贡献。
北京护理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霞分享了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指南及循证证据发展现状,其中包含了症状管理——腹泻、恶心、呕吐、便秘、疲乏、疼痛及感染预防、出血预防等推荐实践和可能有效方法。她简明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相关组织,及带领自己的优秀护理团队参会并做大会发言,她希望护理同仁们能积极投稿,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医院血友病专科主管护师李魁星讲解了专科护理到专病护理血友病护士的经验分享,她通过出国培训,不断探索、学习血友病相关专业知识,历经磨练,最终成为血友病专科护士,建立专病护理模式,力求创新,使国内血友病患者整体生存状态得到改善。
医院主任护师吴心怡与大家分享了儿科静脉输液精细化管理循证证据的梳理,利用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指导临床实践,解决儿科输液护理中的诸多难点。
医院血液科主任刘代红简明扼要向大家讲解了免疫力功能低下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规范,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她提出作为一名会抗感染治疗的医生要具备评估病原体的能力、要熟悉抗感染药物的特性、要有经验性治疗的临床能力。
医院淋巴肿瘤科主任张伟京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了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护理。
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曹欣欣利用多个病例分析,图文并茂,生动地讲解了免疫球蛋白血症相关性疾病的诊断要点、特征性表现及治疗。
医院血液科移植病房护士长潘世平与大家分享了移植患者感染的防护,强调预防的重要性,通过病房管理、患者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三方面降低感染率。
解放军医院副主任医师秦海峰讲解了化疗性相关的恶心、呕吐的防治,分享了年最新NCCN指南,提出阿瑞匹坦三联方案有效提高了患者止吐疗效。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教授马伟光,细致的讲解了临床护理科研选题原则与策略。她提出科研选题要有创新——内容新、方法新、对象新、应用新,避免选题过大,角度独到,要突出护理特色,发挥个人优势,她鼓励大家要用科研的眼光去做临床实践。
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蔡虻特别讲解了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她提出导管的维护工作中护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规范的护理实践是防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重要措施,最后她强调临床与管理实践科研化,提高专业的含金量,才能提高护理学科的影响力。
医院血液科护士长邵雪燕讲解了外周静脉留置针集束化管理,包含了留置针的选择、使用和维护。她强调留置针的监测和评估必不可少,同时医护人员要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