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以后
沈医院
要求门诊输液
医生就要对你说“不”了!
我们的邻省辽宁
今年年底将
全面取消三级以上
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
医院门诊输液
省卫生计生委8日宣布,全面取消三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并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医院巡查主要指标。
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印发辽宁省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辽宁将全面取消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或儿科门诊除外)门诊静脉输液,急诊和日间手术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也可采取静脉输液治疗。
感冒发烧,输液!
拉肚子,输液!
医院输液
已成为人们的习惯
为什么要突然取消?
过度输液有什么危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输液的危害多年后你才会有感觉!危害一:导致输液不良反应,发烧最常见
静脉滴注的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快速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还会因循环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剌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
危害二: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输液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过敏反应主要是过敏原刺激人体肥大细胞产生抗体(IgE),导致皮肤瘙痒、组织液渗出等血管病变。
危害三:输液微粒堵塞毛细血管
输液中的微粒质量控制为限度检查,但仍会存在一定细微颗粒,包括空气中的烟尘、粉尘,生产过程中的玻璃屑,橡胶瓶盖的橡胶微粒,输液袋、输液管中的塑料微粒,药物结晶及石棉纤维等。当这些微粒被带入肌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堵塞毛细血管,造成局部组织栓塞、坏死或引起肉芽肿。
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蒋志平提醒
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输液其实也是个小手术。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只有在患者出现了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时,才应该选择静脉注射治疗。
近年来多地陆续传出控制门诊输液治疗的声音↓
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此外,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能吃药不打针,
能打针不输液”
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
但是不少人认为,
输液能让病好得更快
那么,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输液?
什么病又不需要输液呢?
这些情况需要输液!
其实,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
医院的专家怎样说本版编辑王莹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城市速递》新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