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213/6712021.html
近日,家住即墨的牟大爷因肺部感染等疾病,医院重症医学科(注:入院前,患者已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符合新冠肺炎防控要求。)。患者已经岁,是抗美援朝老兵。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亲切地称他“百岁爷爷”。
治疗期间,需要应用多巴胺、脂肪乳等刺激性药物,而患者的外周血管细、脆性大,留置针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因长期饱受疾病困扰,患者比较消瘦,颈部血管不能置入CVC(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为了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PICC专科护士、外一科护士长代胜云在B超引导下,顺利为患者置入PICC管,解决了患者的输液难题,为患者搭建起一条新的“生命通道”。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系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是近年国内外新开展的静脉穿刺技术,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技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适用于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和粘稠性液体和长期静脉营养的患者,它采用医用高等级硅胶管,材料质地柔软,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长期留置不会损伤血管内膜,不会造成血管壁穿透,可避免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的外渗,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血管,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因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的疼痛、皮肤溃烂等痛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技术真正实现了“一针疗法”(穿刺一次,可长期保留,最长可留置一年以上),患者不再需要忍受反复扎针,减少穿刺痛苦,且该技术具有穿刺安全、维护方便、感染率低和长期留置的优点。
编辑:于明洲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工作中,如有亮点,欢迎联系我们(电话、